在民营企业高度集中的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超过80%,每18个浙江人中就有1个是民营企业老板。温州更是因民营企业而著称,60多万温州人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创业,185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创业,200多万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二、第三产业转移,340万外来人员在温州就业,全市民营经济占比高达98%,被誉为“中国创业第一城”。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①有利于提高地区的经济实力 ②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④是获得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作为祭奠逝者、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三天小长假,人们纷纷外出祭祀、扫墓、踏青。清明期间,文明祭扫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一些地方倡导文明新风,推出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居家祭扫等“低碳”祭扫方式,给清明增添了不少清新气息。可见()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传统文化总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融入新的内容
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④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清明文化也具有包容性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齐风鲁韵”传习大课堂是以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内容,以群众文化服务网络为平台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列活动。此活动的开展有利()
| A.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价值观 |
| B.丰富文化遗产内涵,实现文化遗产价值 |
| C.齐鲁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 D.展示齐鲁文化魅力,增强人民爱国热情 |
常言道:“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文艺工作者走基层、接地气是因为()
| A.基层是传统文化的发祥地 | B.基层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 C.基层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 D.基层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
在安徽合肥梅山路社区有一家名为小筛子义学私塾的国学公益机构,10年来,在这所免费教学的私塾里,累计有5000余名儿童通过诵读经典,学习传统礼仪知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要注意()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先继承,后发展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世界读书日”倡导青少年要“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青少年要“读好书”,这是因为()
①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
②好的书籍能使人战胜一切艰难困苦
③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力量,又是一种物质力量
④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