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的是
A.雅典的小国寡民形态 |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
C.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 D.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 |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
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
“20世纪初,巴黎、柏林、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了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所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欧洲发生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A.报纸和广播 | B.铁路与飞机 |
C.电影和电视 | D.网络与漫画 |
促使中国由传统的交通运输到近代运输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①近代化轮船、火车的引进②汽车、电车的引进
③北方马车的淘汰 ④南方传统舟船的消失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