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华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 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周恩来访缅后,缅甸人逐渐消除了“这种恐惧”,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
| B.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
|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兴区域国际合作组织 |
|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
|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
| B.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
| C.清朝前期小机户兼并大机户 |
| 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下列观点中,与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
| 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 |
| 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
| D.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后,于第二年下诏修驰道。《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
| A.实行郡县制 | B.实行皇帝制度 |
| C.实行分封制 | D.实行三公九卿制 |
据1932年的《财富》杂志统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人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失业人数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近3成,这还没有把将近1000万的农民包括在内,否则情况还要严重。后来罗斯福新政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 A.新文化运动 | B.实业救国运动 |
| C.国民大革命 | D.护国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