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列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 ②革命隐藏着失败的危机
③革命派弘扬民主 ④民主政治得以实现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关于分封制,有人说:“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这个评价
A.正确,因为分封制加剧了中央政府和地方之间的矛盾 |
B.不正确,“争”、“乱”原因有很多,归结于分封制本身是不确切的 |
C.正确,因为从分封制开始,出现了许多诸侯国割据称雄的局面 |
D.不正确,因为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不可能引起“争、乱”局面 |
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柏拉图这一认识体现了其()
A.对雅典民主政治持肯定态度 | B.对抽签选举持反对态度 |
C.主张按照人的出身来确定社会分工 | D.主张民众的直接民主 |
小明查阅了以下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据此推测,小明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新中国民族自治区建立历程研究 |
B.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研究 |
C.新中国宪政发展历程研究 |
D.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历程 |
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说:“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在他看来,这一事件表明()
①人民革命政权替代了反动的封建政权
②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③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当时没有被西方世界认识
④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