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我先。——孙中山
材料二:2009年4月3日,台湾马英九亲率“中央部会”文武百官在圆山忠烈祠举行遥祭黄帝陵典礼……“政府”为纪念黄帝,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
——摘自百度网《祭奠黄帝陵 悠悠中华情》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人物是谁?他被中华儿女尊奉什么?
(2)根据材料一,说说他的贡献?
(3)台湾人民为什么也祭奠他?
(4)请你对台湾人民说一句深明大义的话。
历史上,美国和日本就是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欢喜冤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美国是打开近代日本国门的国家,至此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这一史实指什么?日本通过什么举措摆脱了民族危机?
(2) 一战以后,为调整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国发起召开了什么会议?构成了什么体系?
(3)二战期间美日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列举一例说明。
(4)二战以后,美国在经济上扶持日本,在政治上迫使日本实行民主改革,日本由此步入经济快车道,结果如何?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向国际社会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你认为日本适合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吗?请说明理由。
(5)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必将加快世界格局什么趋势的发展?美日为遏制中国频频联合制造事端,对此你有何建议?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二十世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三大伟人,他们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次飞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为谋求“民生幸福”、“民主自由”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
(2) 材料二所提的道路是什么?该道路的起点是什么?最终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
(3) 材料三中的“中国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怎样理解?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他们对近现代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开放的中国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三两幅图反映了历史上两次不同地区的交往事件,它们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的“交通线”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这一交通线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3)为促进世界共同进步,我们可以从以上材料中得到哪些启示?
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材料四: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依据材料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
(3)材料三中的喜人变化归功于哪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我国从此走上了什么的正确道路?
(4)依据材料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5)从上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德国历史充满着波折与艰辛,狂热与反思伴随着德国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国,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
材料二:
材料三 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屈辱和约,深深刺伤了德国人的民族感情,为下一次战争埋下了隐患。
材料四 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跪倒在地。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经过不懈的努力,二战后的德国创造了经济奇迹,70年代初人均工业产值,联邦德国位居世界第一。今天,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重要成员国,它走上了通过振兴欧洲进而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大国崛起——德国》、《世界史纲》
请回答问题:
(1)完成下列表格
领 域 |
成就 |
古典音乐 |
德国是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 |
技术变革 |
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成功。 |
(2)请分别写出图一中“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家(按顺序写字母)。图二反映了德国法西斯政权的什么暴行?
(3)材料三中的“屈辱和约”和“下一次战争”分别指什么?
(4)材料四中德国总理的“一跪”代表德国对战争怎样的态度?今天的德国借助欧洲哪一组织进一步实现其强国之路。
(5)德国的发展历程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