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二十世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三大伟人,他们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次飞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为谋求“民生幸福”、“民主自由”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
(2) 材料二所提的道路是什么?该道路的起点是什么?最终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
(3) 材料三中的“中国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怎样理解?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他们对近现代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各民族的交融、联系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萄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育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欧洲资本同样投向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葡萄牙和两班牙人开创“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对世界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2分)
(2)19世纪末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依据材料二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的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演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2 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为基础,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这一目标在20世纪20年代中得到实现,但在随后的1 0年中,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三 今天……冷战也以其独特的方式宣告结束,世界正在和平与发展的大潮中……进入新的千年。
——徐蓝《从两次世界大战看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邓小平在1 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转引自《中国还是能说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帝国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构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是什么?
(2)材料二中乔治·凯南为什么说“战争才刚刚开始”?美国为推行这一“战争”在军事上的举措是什么?
(3)材料三中结束冷战“独特的方式”指什么?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分)
(4)材料四表明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存在着怎样的担忧?
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美国的崛起与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材料二 在美国历史上惟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道义和价值观优势的北方取得了胜利。
——《大国崛起)》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美国革命”指什么?“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又指什么?
(2)谈谈材料二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新政中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简要归纳美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主要因素。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述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一所反映的战争结束后所签订的条约是《》
图二所示黄海激战中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谁?
图三所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2)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探索?(列举相关事件)在“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中,“革命”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材料三: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3)指出材料三中“诞生于上海”和“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的标志性事件。
材料四:1978年底中共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摘编自“新华网”
(4)中共中央在哪次会议上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在近现代走过的发展历程为今天中国的崛起及发展留下了哪些教训或启示。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四大发明作用在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评述。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
材料二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 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盖不但电气而已。
——鲁迅
针对上面两段材料中的不同说法,请你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评述。
(要求:选择一人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在200字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