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植物生长量四要素随纬度分布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代号与各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蒸发量 | B.②—降水量 | C.③—植物生长量 | D.④—气温 |
影响②曲线在纬度20°附近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热量 | B.水分 | C.植被 | D.土壤 |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末要将单位GDP能耗降低16%,要顺利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对碳排放进行模拟预测。预测时,必须以技术进步和经济平稳增长为前提。下图是我国南方某省的2010-2050年碳排放高峰预测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对该省的碳排放模拟预测可以忽略的因素是()
A.GDP增长率 | B.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 |
C.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 D.当地气温的季节变化 |
下列关于该省2010-2050年的碳排放顶测,表述错误的是()
A.碳排放量高峰峰值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曲线 |
B.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碳排放高峰峰值可能会减小 |
C.单位产值的能耗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曲线 |
D.技术进步可能会使碳排放高峰峰值出现时间推迟 |
读世界某局部地区图,回答以下问题。下列关于智利沿海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 |
B.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
C.纬度低,温度高,对流旺盛,水汽凝结成雾 |
D.寒流经过,近地面空气冷却降温,水汽凝结成雾 |
右图中B河段河水流向有定期改向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本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
B.湖泊的调蓄作用使河流水量稳定 |
C.E附近区域地势平坦 |
D.下游聚落季节性的引水 |
读某类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力变化图,回答各题。对该类工业影响力一直增大的区位因素是()
A.燃料 | B.市场 |
C.交通运输 | D.劳动力素质 |
导致该工业发生区位变化的原因是()
A.交通条件日益恶化 | B.原料运输成本的上升 |
C.对燃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 D.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坡面上的土壤厚度受多种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下图为某研究小组绘制的我国华北某丘陵区土壤厚度与坡向之间的关系图(阳坡阴坡坡度相近),读图回答以下问题。造成该地阳坡和阴坡土壤厚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阳坡降水更丰富 | B.阳坡光照条件好 |
C.阴坡地形坡度大 | D.阴坡植被更茂盛 |
该山地南、北坡接受光照量差别较小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2005年农业部公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流转中流转的是土地的经营权,其原有承包关系不变。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下图为“2008-2013年我国土地流转状况变化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由图可知我国土地()
A.流转比例未来还会增加 | B.流转比例 2012 年最低 |
C.流转面积先降后增 | D.流转增速持续增快 |
导致我国土地近年来流转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 B.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
C.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 D.农业科技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