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荒年 |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胜:尽 |
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畜:家畜 |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责怪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河东凶亦然 填然鼓之 | B.弃甲曳兵而走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C.王好战,请以战喻 斧斤以时入山林 |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惠王认为自己治国尽心尽力,孟子却认为他做得还远远不够。 |
B.孟子批评梁惠王作战胆怯,却五十步笑百步,是不能使国家强盛的。 |
C.孟子所谓的王道是指爱民、教民、富民,而梁惠王更崇尚霸道。 |
D.孟子运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委婉地批评了梁惠王的过错。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败,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众以为然。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何至于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节选自《三国志·贾诩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诩假以惧氐 假:借助 |
B.太祖比征之 比:较量 |
C.促更追之,更战必胜 促:赶快 |
D.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 显:公开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B.进兵交战,大败而还 蟹六跪而二螯 |
C.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
D.其宜从一也 其皆出于此乎 |
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2)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这篇文言文中,作者认为传主贾诩“有(张)良、(陈)平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顾隐君传(明)归有光
隐君讳启明,字时显,世居昆山之七浦塘,今为太仓人。相传晋司空和之后。隐君有子曰存仁,举嘉靖十一年进士,选调余姚知县。以最,入为礼科给事中。皇太子生,覃恩①近侍,封隐君如其官。
隐君为人敦朴,尤不能与俗竞。君故生长海上,言语衣服,犹故时海上人也,无纤毫城市媮靡②之习,及贵,愈自敛约。就养余姚,以力自随,独夜至官舍,县中人无知者。敕受章服,闭门不交州郡。郡太守行乡饮酒礼,到门迎请,终不一往。每旦,焚香拜阙,一饮一食,必以手加额,曰:“微天子恩,不得此。”居常读书,有所当意,每抉摘向人谈说不休,曰:“不信今人非古人也。”故平生未尝爱财,未尝疑人。
季弟蚤世。先属意隐君子为后,隐君固让其兄子。虽流离颠沛之际,孜孜以济人为务。有乞贷,分赀予之,知其人必负,业已许之,不变也。或伪指隐君赚人金,隐君曰:“吾不知金,而金实为我。”卒偿之而不自言。州大夫建绰楔③,使人送其直,送者诡曰:“此吾赎金也,而非其罪。”隐君恻然,遽还之。里有某宅某墓地相邻比,有某桥道未修,有某死未殓葬,以告,必得所欲。至其所自奉,布衣蔬食而已。濒海多逋税,置役田以恤其里人。尝曰:“海上吾故乡,吾不能一日亡首丘之志。”故自号海隐居士。竟自海上得疾以归,而卒。
初,隐君未六十,为教曰:“古人葬以掩形,务从朴实,观美何益?吾葬不拘忌,棺必油杉,有一不然,是为逆命。”因乞兄书之,勒石于墓。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改)
【注】①覃恩:广施恩泽。②媮靡:奢侈的生活。③绰楔:古时表彰孝义的牌坊或木柱。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平生未尝爱财爱:吝惜 |
B.隐君固让其兄子让:谦让 |
C.置役田以恤其里人恤:怜悯 |
D.勒石于墓勒:雕刻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世居昆山之七浦塘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B.一饮一食,必以手加额空以身膏草野 |
C.卒偿之而不自言劳苦而功高如此 |
D.因乞兄书之,勒石于墓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乞贷,分赀予之,知其人必负,业已许之,不变也。
(2)吾葬不拘忌,棺必油杉,有一不然,是为逆命。文中,传主顾隐君为人处世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简要概括。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断句限9处)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冯晖,魏州人也。为效节军卒,以功迁队长。董璋反东川,晖从晋高祖讨璋,军至剑门,剑门兵守,不得入,晖从佗道出其左,击蜀守兵殆尽。会晋高祖班师,拜晖澶州刺史。
天福中,范延光反魏州,遣晖袭滑州,不克,遂入于魏,为延光守。已而出降,拜义成军节度使,徙镇灵武。灵武自唐明宗已后,市马籴粟,招来部族,给赐军士,岁用度支钱六千万,自关以西,转输供给,民不堪役,而流亡甚众。青冈、土桥之间,氐、羌剽掠道路,商旅行必以兵。晖始至,则推以恩信,部族怀惠,止息侵夺。然后广屯田以省转饷,治仓库、亭馆千馀区,民不加赋,管内大治。晋高祖下诏书褒美。
党项拓拔彦超最为大族,诸族向背常以彦超为去就。晖之至也,彦超来谒,遂留之,为起第于城中,赐予丰厚,务足其意。彦超既留,而诸部族争以羊马为市易,期年有马五千匹。晋见晖马多而得夷心,反以为患,徙镇静难,又徙保义。岁中,召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河阳节度使,晖于是始觉晋有患己意。是时,出帝昏乱,冯玉、李彦韬等用事,晖曲意事之,因得复镇灵武。时王令温镇灵武,失夷落心,大为边患。晖即请曰:“今朝廷多事,必不能以兵援臣,愿得自募兵以为卫。”乃募得兵千馀人,行至梅戍,蕃夷稍稍来谒,晖顾首领一人,指其佩剑曰:“此板桥王氏剑邪?吾闻王氏剑天下利器也。”俯而取诸腰间,若将玩之,因击杀首领者,其从骑十馀人皆杀之。裨将药元福曰:“今去灵武尚五六百里,奈何?”晖笑曰:“此夷落之豪,部族之所恃也,吾能杀之,其馀岂敢动哉!”已而诸族皆以兵扼道路,晖以言譬谕之,独所杀首领一族求战,即与之战而败走,诸族遂不敢动。晖至灵武,抚绥边部,凡十馀年,恩信大著。
官至中书令,封陈留王。广顺三年卒,追封卫王。子继业。
(节选自《新五代史·冯晖传》)
【注】①出帝:后晋皇帝石重贵的帝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晖澶州刺史拜:授予官职 |
B.商旅行必以兵兵:兵器 |
C.期年有马五千匹期年:满一年后 |
D.此夷落之豪,部族之所恃也恃:依靠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以功迁队长谨拜表以闻 |
B.为起第于城中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
C.民不堪役,而流亡甚众举世非之而不沮 |
D.因击杀前领者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广屯田以省转饷,治仓库、亭馆千馀区,民不加赋,管内大治。
(2)是时,出帝昏乱,冯玉、李彦韬等用事,晖曲意事之,因得复镇灵武。传主冯晖聪明机智,极富谋略,试举例证明。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选自《孙子兵法》)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燮字德公。其父固逆梁冀,知不免祸,乃遣三子归乡里。时,燮年十三,姊文姬为司郡赵伯英妻,贤而有智,见二兄归,具知事本,默然独悲曰:“李氏灭矣!自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密与二兄谋预藏匿燮,托言还京师,人咸信之。有顷难作,下郡收固三子。二兄受害,文姬乃告父门生王成曰:“君执义先公,有古人之节。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灭,其在君矣。”成感其义,引燮入徐州,变姓名为酒家佣。
李燮从受学,酒家异之,以女妻燮。后遇赦还。燮乃以本末告酒家,酒家具车重厚遣之,皆不受,遂还乡里。姊弟相见,悲感傍人。既而戒燮曰:“今弟幸而得济,岂非天邪!宜杜绝众人,慎无一言加于梁氏。加梁氏则连主上,祸重至矣。唯引咎而已。”燮谨从其诲。后王成卒,燮以礼葬之,感伤旧恩,每四节为设上宾之位而祠焉。
州郡礼命,四府并辟,皆无所就,后征拜议郎。及其在位,廉方自守,所交皆舍短取长,好成人之美。灵帝时拜安平相。先是安平王续为张角贼所略,国家赎王得还,朝廷议复其国。燮上奏曰:“续在国无政,为妖贼所虏,损辱圣朝,不宜复国。”时议者不同,而续竟归藩。擢迁河南尹。时既以货赂为官,诏书复横发钱三亿,以实西园。燮上书陈谏,辞议深切,帝乃止。先是,颍川甄邵诌附梁冀,为邺令。有同岁生得罪于冀,亡奔邵,邵伪纳而阴以告冀,冀即捕杀之。邵当迁为郡守,会母亡,邵且埋尸于马屋,先受封,然后发丧。邵还至洛阳,燮行涂遇之,使卒投车于沟中,笞捶乱下,大署帛于其背曰“谄贵卖友,贪官埋母”。乃具表其状。邵遂废锢终身。燮在职二年卒,时人感其世忠正,成伤惜焉。
(选自《后汉书》).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二兄归,具知事本本:原委 |
B.加梁氏则连主上,祸重至矣 重:再次 |
C.诏书复横发钱三亿,以实西园实:充实 |
D.乃具表其状表:奏章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知不免祸,乃遣三子归乡里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B.酒家异之,以女妻燮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C.每四节为设上宾之位而祠焉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
D.会母亡,邵且埋尸于马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灭,其在君矣。
(2)续在国无政,为妖贼所虏,损辱圣朝,不宜复国。第Ⅰ卷文言文中,李燮有哪些良好的品质让老百姓感伤叹惜?请简要概括。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画9个)
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直到劲直听用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
(韩非子《孤愤》)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怪说
(清)黄宗羲①
梨洲老人坐雪交亭中,不知日之早晚,倦则出门行塍亩间,已复就坐,如是而日而月而岁,其所凭之几,双肘隐然。庆吊吉凶之礼尽废。一女嫁城中,终年不与往来。一女三年在越,涕泣求归宁,闻之不答。莫不怪老人之不情也。
老人曰:“自北兵南下,悬书购余者二,名捕②者一,守围城③者一,以谋反告讦④者二三,绝气沙墠⑤者一昼夜,其它连染⑥逻哨之所及,无岁无之,可谓濒于十死者矣。李斯⑦将腰斩,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免,岂可得乎!’陆机⑧临死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吾死而不死,则今日者,是复得牵黄犬出上蔡东门,复闻华亭鹤唳之日也。以李斯、陆机所不能得之日,吾得之,亦已幸矣,不自爱惜,而费之于庆吊吉凶之间,九原可作,李斯、陆机其不以吾为怪乎!然则,今之默默而坐,施施⑨而行,吾方傲李斯、陆机以所不如,而又何怪哉!又何怪哉!”
注释: ①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为东林党的著名领袖,曾组织义军抗清,失败后致力于学问著述。②名捕:指名逮捕;③守围城:守在被清兵围住的城市内。④告讦(jié结):告发;⑤沙墠(shàn善):沙地;⑥连染:牵连⑦李斯:李斯,上蔡人,秦国丞相。⑧陆机: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西晋文学家。⑨施施:缓慢地。“说”是一种文体,结合本文内容说明这一文体的特点。
阅读第一段。概述老人“不情”的表现。
(1)皆日默坐独行; (2)__________; (3)__________。分析文章列举李斯、陆机的事例的作用。
第二段画线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九泉之下可以复生,李斯、陆机难道不认为我太奇怪吗! |
B.假如九泉之下可以复生,李斯、陆机大概不认为我太奇怪吗! |
C.假如九泉之下可以复兴,李斯、陆机大概不认为我太奇怪吗! |
D.假如九泉之下可以复兴,李斯、陆机难道不认为我太奇怪吗! |
联系全文,赏析结尾句“而又何怪哉!又何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