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     ,也能方便地测量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 6 V 的电源一个, 2 . 5 V 的小灯泡(电阻约为 10 Ω ) 一个,电流表 ( 0 ~ 0 . 6 A , 0 ~ 3 A ) 和电压表 ( 0 ~ 3 V , 0 ~ 15 V ) 各一个,“ 50 Ω 2 A ”的滑动变阻器 A 和“ 10 Ω 1 A ”的滑动变阻器 B 各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通过估算,你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选填“ A ”或“ B ”)。

(2)闭合开关前,经检查发现某同学连接的电路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甲中错误的连线上画“ × ”,并只移动一根导线,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   (选填“短路”或“断路”)。

(4)故障移除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2 . 5 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    Ω ,(小数点后保留1位小数)

(5)根据测出的数据,作出了小灯泡的电流 I 与电压 U 的关系图线,发现该图线不是一条直线,如图丙所示,其原因是温度升高,灯丝电阻   (选填“增大”或“减小”)。

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压强计上的 U 形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 U 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   (选填“ A ”或“ B ”),使 U 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 .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

(4)比较   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5)已知图丁中 U 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 h = 10 cm ,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    Pa ( ρ = 1 . 0 × 10 3 kg / m 3 ρ 盐水 = 1 . 1 × 10 3 kg / m 3 g = 10 N / kg )

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面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 ,可以看到蜡烛 A 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 B 替代的是   (选填“蜡烛 A ”或“蜡烛 A 的像”),从玻璃板上看到蜡烛是由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 B ,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 A 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 A 的像应是图中的   (选填“ A 1 ”、“ A 2 ”或“ A 3 ”)。

利用图所示的电路图,既可以测小灯泡的电阻(下称前者),又可以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下称后者)。

(1)两个实验都需要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前者的作用是   ;后者的作用是   

(2)两个实验都需要测出三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前者的目的是   ;后者的目的是   

(3)某同学按该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分析指出故障的原因。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泡特别亮分析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图所示的是小明同学“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铁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1)实验时,小明同学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实际摩擦力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

(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弹簧测力计示数,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3)图乙、丙所示的实验过程,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4)图丁是小红同学对实验方案的改进, D 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匀速运动,请你指出小红同学方案的优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