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金作为财富、尊贵的象征,几千年来一直受国人热捧。敏泰克矿业研究所是南非非常著名的研究所,新开发的黄金提炼技术被命名为格拉维涛,这种新型技术可一次性使黄金的纯度达到99.9%,而应用传统技术黄金的纯度只能达到80%,这给黄金生产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革命。目前陷入欧债危机的南欧国家通过出售黄金储备来筹措资金,塞浦路斯危机爆发后,导致塞浦路斯政府不得不宣布,将通过抛售10吨黄金储备来筹集部分纾困资金。
材料二 2013年3月黄金价格由2012年12月的343.51/克降到268.14/克。中国市场掀起了一波高过一波的抢金热潮,全世界都感受到了“中国大妈”的力量。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2013年上半年,中国黄金消费量达到706.36吨,同比增长53.7%。对外经贸大学外国直接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认为“无论是嫁娶还是亲友馈赠,黄金饰品历来都被当作贵重的礼品。而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激发了人们对黄金饰品的需求。”
(1)结合材料一分析黄金价格下跌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黄金价格的不断下跌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的影响。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减除标准调整历程

注:“免征额”:它属于减免税范畴的要素之一,其含义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材料二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1981年,个人所得税正式开征。2011年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会议没有按原定计划对国务院提交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表决。4月25日,全国人大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近半月收到意见已接近20万条,公众的热情参与,创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纪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我国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各参与主体是如何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
材料三我国政府始终将减缓贫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各级政府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在重视财政物质扶贫的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尤其是开展文化扶贫,有力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2011年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意味着更多的低收入人口将被纳入扶贫范围,享受到国家的扶贫优惠政策。
(3)有人认为,政府扶贫要重视物质扶贫,更要重视文化扶贫。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四同时西部某省针对本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等问题,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对150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实行转企改制,盘活了文化资源。
(4)依据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有关知识,说明该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合理性。

科学思维常识
有位心理学家进行一次简单心理试验,他要求被试者用6根等长小木棍摆出4个三角形,
许多受试者无法做出。其原因是受到平面的限制,没有从立体角度考虑。从立体角度就可以搭个正三角椎体,有4个三角形。
(1)上述材料主要是在试验受试者哪种思维方式?
(2)该思维方式与常规定势思维相比有何特点?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全面部署农业科技,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
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各地也将根据一号文件精神制定相关的贯彻落实细则。
(1)在我国,地方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
(2)请运用民主与集中关系的知识,说明各地应当怎样正确制定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
细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经济发展相关图表。

(1)揭示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并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说明我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必要性。
材料二为加快推进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提出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调整、增设、收严、更新”的要求。在《标准》修订过程中,国家环境保护部认真组织、周密部署,邀请专家进行研讨和咨询论证,多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确保标准修订能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能满足环境管理和公众健康指引的需求。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颁发后在各地分批实施,2016年1月1日在全国普遍实施。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的宗旨及其工作的基本原则的?
材料三 2012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中强调,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也是竞争力,而且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成长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发展绿色经济,不仅可以节能减排,而且能有效地扩大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重要结合点,是促进发展、转变方式的重要引擎。希望福建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3)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结合材料三谈谈应怎样促进福建绿色可持续发展?
材料四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网络谣言相伴而生。在各种网络谣言中,涉及环保方面的也不少,如“浙江海宁癌症村”、“杞县钴60泄漏”、“碘盐防核辐射”等。环保谣言引发社会震荡、危害公共安全,一些网络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而不予干预。如何防止和抵制网络环保谣言的传播,也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
(4)据此有人认为,大众传媒对谣言的传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防止和抵制谣言的传播应限制大众传媒的发展。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推进,以及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却面临着诸多问题:耕地,淡水等资源性约束加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农资、农机、土地和用工等农业生产成本加速上涨。同时,部分农产品卖难买贵,价格波动大,质量安全问题濒发,给农户和消费者造成了损失。
(1)结合材料五,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如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材料二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农业科技创新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机械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地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2)结合材料六,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