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电离度表示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度的定义:
α=(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溶液中原有电解质的总分子数)×100%。
已知25℃时几种物质(微粒)的电离度(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1)如下表:

编号
物质(微粒)
电离度α
A
硫酸溶液(第一步完全电离):  第二步 HSO4-H+SO42-
10%
B
硫酸氢钠溶液:  HSO4-H+SO42
29%
C
醋酸: CH3COOHCH3COO+H
1.33%
D
盐酸: HCl=H+Cl
100%

 
(1)25℃时,0.1 mol·L-1上述几种溶液中,c(H)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2)25℃时,0.1 mol·L-1硫酸溶液中HSO4-的电离度小于相同温度下0.1 mol·L-1硫酸氢钠
溶液中HSO4-的电离度,其原因是                                         
(3)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是                     ,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与电离度α的关系式为:K=                      (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医药和溶剂。合成a-萜品醇G的路线之一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A催化氢化得,写出z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4)的化学方程式为
(5)试剂Y的结构简式为
(6)B的分子式为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已知:时,在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和2mol,10分钟后达到平衡,浓度和时间关系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前5分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能说明上述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条件是

A. B.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
C.的浓度保持不变 D.)

(3)平衡时,02的转化率为,此时反应共(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kJ。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4)若15分钟时维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使其体积变为1L,假设在20分钟时达 到新平衡,此时,请在图上画出15-25分钟的浓度变化曲线。

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
化关系:

(1)若A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为红棕色气体。则A的空间构型为,A转化为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B、C均为氧化物,A为砖红色固体,且A中金属元素为+1价,D是一种黑色固态非金属单质,则A的化学式为B的电子式为
(3)若D为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B为高中常见的一种具有两性的物质,则C溶液中除氢氧根外还存在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氯碱工业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X、Y、Z、D、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ZX焰色反应为黄色;Y、D同主族,可形成DY2、DY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为。Y、Z、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用元素符号表示)。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中述原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
(3)由Y、G两元素形成的可作饮用水消毒剂的化合物的是(写化学式)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l~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哪一个的氧化性更强?
(2)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供选用的试剂:

A.酚酞试液 B. C.无水酒精 D.KSCN溶液

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4)应用与拓展
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l~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