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均为常温下的数据):
酸 |
电离常数(Ka) |
酸 |
电离常数(Ka) |
CH3COOH |
1.8×10-5 |
H2CO3 |
K1=4.4×10-7 K2=4.7×10-11 |
HClO |
3×10-8 |
(1)上述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2)在常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①CH3COONa、 ②Na2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序号回答)
(3)设计一个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的实验方案证明CH3COOH酸性强于碳酸(不用叙述仪器和具体操作) 。
(4)向Na2CO3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钠盐,同时还有另两种钠盐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证明:向0.01 mol/L NaAlO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01 mol/L NaHCO3溶液,会产生白色胶状沉淀。据此推断CO32-和AlO2-两种离子中,结合质子(H+)能力较强的是 。
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且相邻的A、B、C、D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E的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 E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⑵写出A与氢元素能形成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分子中所含共价键的类型为。
⑶比较A、C氢化物的的沸点:A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原因是。
⑷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⑸若将E制作成电极与石墨用导线相连,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两电极插入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形成原电池,E电极为极,写出该电池的总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若将两电极插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能否形成原电池?若能,请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能,其理由是。
⑴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题图⑴所示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说明这个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NO2和CO的总能量(填“>”、“<”或“=”)CO2和NO的总能量。
⑵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⑵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反应在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2A(g) + B(g)2C(g)在反应过程中C的物质的量n(C)随着时间变化关系如图⑶所示,现从t1时间开始对反应体系升高温度,n(C)的变化如图qb所示。则:
①p点时反应的v正v逆(填“>”、“<”或“=”);
②a,b两点的正反应速率vavb(填“>”、“<”或“=”)
周期表中前20号几种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铍的原子半径为0.089nm):
元素代号 |
A |
B |
C |
D |
E |
原子半径/nm |
0.075 |
0.143 |
0.102 |
0.099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5,—3 |
+3 |
+6,—2 |
—1 |
—2 |
F原子中无中子,G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H元素焰色反应呈紫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F2C和F2E两种化合物中,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原因是。
(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AF3的形成过程。
(4)G的单质能与H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CE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Mn2+生成),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在2L密闭容器中,一定温度下,能说明反应2AE(g)+E2(g)2AE2(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代号)
a. 2V逆(AE)=V正(E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d.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e.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7)某同学设计了以G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最低价氢化物为燃料的电池,电解质溶液含HEF。 则该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Q、W、Z是非金属元素。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55,对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
(1)Q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族。
(2)X、Y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X单质能在W单质中燃烧可生成化合物R,R的电子式,该物质所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
(4)Z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发生反应生成Z单质和水,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一 |
A |
||||||
二 |
B |
C |
D |
E |
|||
三 |
F |
G |
H |
I |
K |
||
四 |
J |
L |
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J的氢氧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
(2)E、L两元素核电荷数之差是。
(3)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B、H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酸性:H2SO3 >H2CO3)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装置A中的试剂可以是。
a.Na2CO3溶液 b.溴水 c.酸性KMnO4溶液 d.NaOH溶液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
④若将第一支试管中试剂换为H2S溶液,试管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换成新制氯水,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