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哥伦布
(1)图中哥伦布开辟的航线是          
(2)材料二中哥伦布这句话反映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却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3)材料三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人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出现不同观点的原因。
材料四: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4)据材料四,说说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材料一 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这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3)结合材料,谈谈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2)
(4)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3)

图中学史

(1)上面三幅图片中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称谓是什么?
(2)三位英雄的事迹分别是: 奋不顾身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用以压制井喷的水泥; 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负责人,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兰考县的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
(3)从上面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指出:“牛皮不要吹得太大,尾巴不要翘起来,。中国人还得谦虚谨慎,发愤图强,继续奋斗。”
(1)材料中毛泽东的话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2)新中国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家制定了什么计划?其基本任务是什么?
(3)请举出该计划取得的成就?(三项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它也雄辩地证明: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毫无疑问,朝鲜的教训将鼓舞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和信心,鼓舞他们加紧地展开争取本国的独立、和平、民主、统一的斗争。这对于保障远东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1)材料中“它”指的是什么事件?
(2)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
(3)著名作家魏巍称这支部队的战士为“最可爱的人”。请说出其中两位英雄人物的名字,并说说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精神?
(4)该事件最终结果如何?它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阅读下图:

请回答:
(1)图1、图2、图3是20世纪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的三位划时代的伟人。他们分别是:
(2)三幅图片中的人物,曾经给中国历史带来了“三次巨变”,请问“三次巨变”分别指什么?
(3)三位伟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分别创立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