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九年级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分组探寻英国、美国的近代崛起历程。(12分)
A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17-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试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原因。(2分)
(2)思想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列举两部莎士比亚的作品。(2分)
B组同学探寻美国崛起历程:美国这个国家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据所学知识回答:
(3)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中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2分)

论点
史实(各一例)
争取民族解放
A
领先科技发展
B

(4)英美两国都是通过法律文献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请分别列举这两部法律文献及确立的体制。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国、美国的成功给我们哪些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面手绘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在A处进行了哪次重要改革?使其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一战后,它在1921年参加了为解决东亚、太平洋地区矛盾而召开的国际会议,并起到主要作用。请写出该会议签署的条约名称及该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3)该图在B处也曾深受经济危机困扰,它是如何应对的?试举一例说明此情况。
(4)在20世纪50年代后,该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措施中最富远见的是什么?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在何时?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经济腾飞的哪些经验?(两点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1)林肯为解决黑奴制的存废问题,颁布了什么文献?黑奴制的废除是美国历史上哪一次战争的重要成果?
(2)罗斯福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他的对策是什么?该对策有何突出特点?
(3)杜鲁门向国会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它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什么?这些纲领和政策是何时出台的?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4)美国为配合“冷战”在经济、军事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5)美国的“冷战”政策导致二战后世界格局出现怎样的变化?冷战对峙局面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如图一、二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哪个历史事件。请结合图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
(2)在图一所反映的事件中,国共双方就抗日问题达成怎样的一致?在图二所反映的事件中,国共双方就国内和平问题达成怎样的一致?
(3)图一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图二所反映的事件达成“一致”后的落实情况如何?
(4)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关系年代尺

材料二:l937年~l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取得胜利。
材料三:2010年9月7日,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15名渔民和渔船,并将船长扣押至9月24日。对这一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人权的行径,中国政府表示强烈抗议。中日两国互为近邻,坚持发展战略互惠关系的方向,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中日关系中的问题,维护两国关系大局。
请回答:
(1)请将年代尺中①②处正确内容写下来。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根据年代尺,以1945年为界,请你概括中日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3)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哪次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你对目前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有何看法?

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民报》封面图B福州船政局旧址

图C《新青年》封面图D公车上书(绘画)
材料二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展开。
请回答:
(1)依次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2)这四次运动分别是由什么阶级领导的?
(3)根据材料二,写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