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一个从A到E做斜抛运动的质点的轨迹示意图,已知在B点的速度沿水平方向且与加速度相互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A点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 |
B.D点的速率比C点的速率大 |
C.从B到E质点的水平分速度逐渐变大 |
D.从B到D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 |
如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为氦核)被位于O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N和Q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则( )
A.α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Q点的大 |
B.三点中,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 |
C.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比Q点的低 |
D.α粒子从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正功 |
牛顿时代的科学家们围绕万有引力的研究,经历了大量曲折顽强而又闪烁智慧的科学实践。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中,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
B.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
C.卡文迪许首次在实验室中比较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
D.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哈雷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海王星的轨道 |
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C倾角为θ,质量均为m的两物块A、B一起以某一初速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A上表面是水平的,则在该减速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B.物块B受到A的支持力做负功
C.两物块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cosθ
D.物块B的机械能减少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一带正电的小球,系于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轻线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为O点,它们处在匀强电场中,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右,场强的大小为E.已知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现先把小球拉到图中的P1处,使轻线伸直,并与场强方向平行,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已知小球在经过最低点的瞬间,因受线的拉力作用,其速度的竖直分量突变为零,水平分量没有变化,(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到达与P1点等高的P2点时线上张力T为 ( )
A.2mg | B.3mg | C.4mg | D.5mg |
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是20V,b点的电势是24V,d点的电势是4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A.4V | B.8V | C.12V | D.24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