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microRNA(miRNA)是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大约由22个核苷酸组成的短RNA分子,其虽然在细胞内不参与蛋白质的编码,但作为基因调控因子发挥作用,却影响了从发育到生理机能再到应激反应的大部分生物学过程。最近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遗传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发现了miRNA对靶基因的抑制位置。下图为发生在拟南芥植株体内的相应变化,请回答:

(1)图甲中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乙所示对应于图甲中的过程_____________(填序号),参与该过程的RNA分子是____________,图中RNA上相邻碱基之间连接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由miRNA的功能可推测,其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可能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其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不影响靶RNA的稳定性,但可阻止它们翻译成蛋白质,即发挥翻译抑制作用,即图____________所示的过程。
(4)丙图所示的DNA若部分碱基发生了变化,但其编码的氨基酸可能不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体外研究miRNA的功能时,需先提取拟南芥的DNA,丙图中所示为拟南芥的部分DNA,若对其进行体外扩增技术(PCR)共得到128个相同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_个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该过程还需加入____________酶。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型HIN1流感是由甲型HI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下图表示甲型HI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增殖过程及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来制备该病毒的疫苗及抗体的流程。请分析回答:

(1)图中过程②表示遗传信息的,过程①形成的RNA与过程③形成的病毒RNA的区别是
(2)实现过程④除需要原料、模板、ATP外,还需要酶的催化。过程⑤构建基因表
达载体必须使用的工具酶有
(3)为了检测鸡胚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可用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杂
交。
(4)经过程⑥得到的血球凝集素在免疫学上作为注射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小鼠体内形成浆细胞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过程⑧形成的细胞M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需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是(填写图中序号)。

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请分析回答:
(1)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株/m2
(2)下图表示小组同学根据当地主管部门提供的该植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绘制出的值变化曲线。分析可知,在30年间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年第20~ 30年间种群数量

(3)草原中的一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如下食物关系:
草→鼠→蛇→鹰
从坐态系统的成分上看,蛇属于。假设单位时间内草固定了l05KJ的能量,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一20%,则蛇至少可获得KJ的能量。在草原中,当鼠数量增加时,蛇数量也会增多,这样,鼠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由此体现出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着调节,这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植物学家利用燕麦胚芽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分析回答:

(1)甲图表示植物学家的部分实验。根据两组实验结果(能、不能)说明胚芽鞘的生长、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理由是
(2)将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分别测量胚芽鞘的弯曲角度,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由图可知,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mol/L。与浓度为0.25mol/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0.30mol/L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是

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甲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的部分遗传系谱图,其中Ⅲ,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据甲图分析,该遗传病最可能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性基困控制的。图中II6的基因型是
(2)乙图中细胞①的名称为,若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含个染色体组。
(3)甲图中Ⅲ7个体色觉正常,他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后生下一个患此遗传病且色盲(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的孩子,孩子的性别为性。已知孩子是由乙图中的③与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若该卵细胞与乙图中的④结合,则此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基因型是。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为____。
(4)若上述(3)中的Ⅲ,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此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为

互花米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由于有意引入和无意传播,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省市的滨海湿地分布广泛,严重影响了当地植物的生存。科学家以某湿地的本地芦苇和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分析回答:
(1)当其他条件均适宜时,互花米草和芦苇在不同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如图1、图2所示。

据图1分析,在光照强度为800mol/(m2·s)的条件下,当CO2浓度超过400mol/时,限制互花米草净光合速率增加的外界因素最可能是。据图2分析,影响芦苇净光合速率变化的外界因素是。比较图1和图
2,当CO2浓度为800 mol/mol时,光照强度的变化对的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
(2)据图3可知,随着实验容器中CO2浓度的升高,互花米草和芦苇的呼吸速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容器中O2浓度降低,主要是抑制了植物细胞的某一阶段所致,此阶段发生的场所是。比较A、B两条曲线,当CO2浓度超过400mol/mol时,随着CO2浓度升高,

(3)科学家调查了该湿地滩涂自然植被分布情况,大致为:中潮滩下缘和低潮滩分布藻类植物,中潮滩上半部和高潮滩分布海三棱蔗草,高潮滩上半部为芦苇带,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在上具有分层现象。
(4)互花米草由于具有促淤造陆的功能而被引入,引入后主要分布在芦苇带,它与芦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与芦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