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0年5月20日,佛山某中学发生了一起师生斗殴事件。教计算机的蔡老师,在篮球场值班,负责让学生们离校回家。放学后,三名在打篮球的初二男生仍未离开,蔡老师于是上前要求三人回家,在这过程中,双方发生争执。其中一名男生指着老师鼻子骂粗口。蔡老师被激怒后推了其中一名学生,双方随后动手。冲突持续了十多秒钟,随后双方被一位体育老师拉开。
材料二:数学课上,老师发现一男同学小寒正聚精会神地看一部网游小说,便走过去将书拿走了。老师说:“还学不学习?不学滚出去!这个男同学也没说什么,数学课又继续进行。下课后这个男同学却从口袋里掏出50元钱来,摔在课桌上,很没好气地说:那本书你没收好了,我给你50元钱,你去给我买一本来!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⑴请你探究上述事件中,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⑵请描绘出你心目中理想师生关系的图景。
⑶请你为上述不能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同龄人提几点温馨建议,使其与老师和谐相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赤子情深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钱伟长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注:钱伟长于2010年7月30日逝世,“感动中国”2010十大人物之一)
(1)钱伟长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2)你打算怎样以钱伟长为榜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美文赏析
有一种爱叫“母爱”
有一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舍不得对你的牵挂,她愿意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和享用,却不求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饭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夜的哭闹。
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地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菜都扔到了地上。
当你4岁的时候,她为你买下了彩笔。而作为报答,你涂了满墙的抽象画。
当你5岁的时候,她为你买了漂亮的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着它到泥坑里玩耍。
……
当你13岁的时候,她建议你把头发剪了,而你说她不懂什么时髦发型。
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了一个月的夏令营费用,而你却一个月没有打一个电话给她。
当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作为报答,你转身进屋把门插上了。
当你20岁的时候,她问你“整天去哪了”,而作为回答:“我不想像你一样”。
当你23岁的时候,她给你买家具给你布置新家,而你却跟朋友说她买的家具真糟糕。
当你50岁的时候,她常常患病,需要你的看护,而你却为儿女在奔波。
终于有一天,她走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从没做过的事,它们像榔头般痛击着你的心。
如果母亲仍健在,那么别忘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爱着她。
如果她不幸永远离开了你,那么你必须记得,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
如果说因为忙碌和粗心,我们平时忽略了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无论如何,别忘了在母亲节买上一束康乃馨,或者说几句祝福的话语送给亲爱的妈妈。
(1)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吧,请把它写在下面好吗?
(2)“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了一个月的夏令营费用,而你却一个月没有打一个电话给她。当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作为报答,你转身进屋把门插上了。”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忽略对父母的关心?今后打算如何去做?

材料一:2011年9月贵阳云岩区文昌路懋阳网吧因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被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如图:

材料二:在苏州,有个家喻户晓的“苏老师”——“苏老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由16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团队。当未成年人遇到问题、产生迷茫和困惑的时候,那里总会有“苏老师”倾听他们的声音。
材料三: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小博士幼儿园与一辆货车发生正面相撞,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43人受伤的惨剧。针对频频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12月11岛国务院立即出台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确保未成年人交通安全。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法律护我成长”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吊销经营许可证?
(2)材料二中“苏老师”的出现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一种保护?有人认为,有了“苏老师”的保护,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了。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3)材料二、三分别表明未成年人的哪些方面需要保护?

据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当前,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到最低,让他们健康安全成长,是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人大代表为此提议要尽快制定有关校园安全方面的法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筑起更坚实的防线。
(1)结合生活,谈谈可能造成青少年意外伤亡的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4分,至少两种)
(2)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完善相关法律,为青少年构筑起坚实防线的理由。
(3)青少年要健康成长,自身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某校七年级(2)班的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学会学习”这一专题时,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课题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就初中生中厌学、辍学原因展开调查。经过调查发现:
其一:部分中学生退学不是因为家里贫穷而是由于家长的不支持。一些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并不是很高,看问题也只顾眼前利益而抛开了长远利益。他们认为孩子上学就是在乱扔钱,二,美好处也得不到,还不如回家种田或外出打打工,可以赚些钱。
其二:部分学生厌学是因为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一部分学生也曾经努力过,但由于认识、动机、意志状况等因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快乐,从而将兴趣转移到电子游戏等地方,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1)请你就所学的该单元知识,对不支持学生求学的家长进行劝说。(6分)
(2)根据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有人认为,只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取得好成绩。请你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
(3)课题小组通过调查发现,班级中不善学习不会学习的情况比较突出。为此,他们在黑板报“学会学习”一栏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学习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上观点体现怎样的学习方式? (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