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逻辑三段论 | C.理念论 | D.美德即知识 |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恩格斯也说过:“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能够为这些结论提供支持的史实有()
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
②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进行军事改革
③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④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出现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图为毛泽东关于“双百方针”的题词。该方针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
| A.中共“七大”召开 |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 C.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 |
| D.十一届三中全召开 |
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的直接效果是
| A.促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 |
| B.促使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 C.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
| D.推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初步确立 |
观察下列两图,表述有误的是
| A.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
| B.都发生在中国革命关键时期 |
| C.都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
| D.图二比图一更具史料价值 |
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逝世后,有人撰写了这样的挽联:“此老是世界英雄扫万里风烟,定一统山河名流百代;其人作中华元首抱三民主义,伸五权宪法志矢千秋”。下列挽联同为悼念此人的是
| A.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不死;不做官,不爱饯,不变节,是我良师 |
| B.薄华盛顿而不为,何况明祖;于马克思为后进,庶几列宁 |
| C.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 |
| D.创造着盖世丰功,阶级解放,民族解放,人类解放;永远是我们模范,志气超群,道义超群,谋略超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