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光绪十二年(1886)江西巡抚德馨奏折上说:“兼之洋糖盛行,土糖碍销,各糖行多有亏折歇业,糖油二宗,大为减色。”这主要表明(   )

A.洋糖垄断中国糖市场 B.工业洋糖具有优势
C.洋糖深受中国人喜爱 D.中国糖油质量较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编】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对题干所述“当时事件”的相关理解和认识,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尽管不够全面和彻底,但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B.“渔”胜过于“鱼”,学习西方,要讲究策略
C.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当时事件”评价不太高
D.折射出了“当时事件”学习西方认识上的偏差

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著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1937年8月13日至1l月8日,日军伤亡数字累计如下:

上表属于研究下列哪一事件的原始材料( )

A.百团大战 B.七七事变 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

【原创】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宣传铺天盖地,在我们当今看来其口号“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是应该否定的”,但在当时“具体国情”下,其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以下对题干“具体国情”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当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B.结束封建帝制,处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时期
C.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封建帝制死灰复燃
D.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民众意识还需进一步解放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曾表示:“富疆之镱,全籍铁路交通,拯宜从速兴筑。”不久辞职,全力从事铁路建设,接受了“筹办全国铁路全权”的铁路督办职务。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成立时,又亲自担任会长。1918年秋,他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修建10万英里铁路的计划。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孙中山是发展中国铁路事业的先行者
C.铁路是最普及、最受青睐的运输方式
D.近代中国开展铁路建设的重要性

【改编】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以下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彰显了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艰辛
B.改革开放的深入,助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C.计划经济体制已不符合生产力发展,应该抛弃
D.我国正努力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端的经济体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