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 B.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
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这幅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悉商品经济了。”这幅图片反映了
A.唐代后期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 |
B.临安城内店铺林立的场面 |
C.宋代开封地区繁华的商业景象 |
D.五代十国商业的空前繁荣 |
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传统的经济思想。重农抑商的思想形成于( )
A.商周时期 | B.战国时期 |
C.西汉时期 | D.隋唐时期 |
明朝时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时期是其根本原因 |
B.白银充足是其重要条件 |
C.促进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货币是商业活动的手段和见证。右图说明了( )
A.北宋造纸业发达 |
B.北宋印刷技术先进 |
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
D.商业的高度发展 |
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B 在各个朝代建立之初起到了积极作用
C 中唐以来,这一政策有所松动
D 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终废除了这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