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分析问题——想想做法——说说理由[(本题满分为8分,每空1分)
假如你遇到下列问题,请写出一个正确做法(要求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切实有效),并运用思想品德知识说明理由。
问 题 |
正 确 做 法 |
理 由 |
(1)乘出租车时,发现司机师傅一边开车,一边不停地打电话。 |
(1) |
(2) |
(2)你的同学被几个社会小痞子欺负了,他想找几个朋友帮忙教训一下。 |
(1) |
(2) |
(3)你爸爸将自己的发明投资到厂里,工厂年底盈利却没有将分红发给你爸爸。 |
(1) |
(2) |
(4)你的同学认为,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很难赶超。 |
(1) |
(2) |
维权路上,有这样一群身影——年事已高的老爷爷们,为了更多人权益不受侵害,奔波了一年又一年;维权路上,虽然艰难,但他们不屈不挠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他就是获得2015年“3.15特别贡献奖”的爷爷维权团(18位老人)。
18位老人在重庆市垫江县组成的义务维权工作站,爷爷们一直坚持公益、义务维权。自2001年以来,多次独立完成维权调查,为消费者挽回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爷爷维权团先后独立调查了农村电网改造乱收费、长途公交车违规涨价、自来水擅自提前涨价等重大维权事件。在为消费者代理诉讼的志愿服务中,74岁的赵守钟老人义务为消费者出庭的案子达55件,胜诉率在88%以上,调解消费纠纷400多件。
(1)善于探究学习的你,从爷爷维权团的行为中学到了哪些正能量?
(2)聪明的你,如何在消费中炼就一双“慧眼”?
【加强安全防护,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材料一:我国未成年人人身安全问题仍然突出。每年约有5.5万名未成年人意外死亡,溺水、交通事故是未成年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教育部统计,农村地区非正常死亡学生占总数近80%。2014年8月1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取消了“敢于斗争”“见义勇为”。
材料二:2015年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调研报告《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九个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显示,49.2﹪的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内遭遇过意外伤害;39.8﹪的留守儿童感到孤独;等等。请问:
(1)为什么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
(2)为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请列举你的学校存在的威胁同学自身安全的隐患。
(4)青少年如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文明交往健康成长】(6分
材料:中学生宁宁常常通过写信与人交往:“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在家里经历的许多事情,让我懂得了‘羊有跪乳之恩’的内涵。我会改掉睡懒觉的习惯,谅解爸爸偶尔的暴躁。”“老师,您辛苦了!您给予我们学生的,不仅是学习成绩,还培育了我们健康的心理:自信、坚强……”“孟欣同学,你好,别忘了我俩‘净化网络,从我做起’的约定呀。”父母看信后,心里洋溢着幸福;老师看信后,增添了几分欣慰;同学看信后,感受到了责任。是的,文明交往是一束光、一朵花,它温暖了家庭,扮靓了社会。
(1)宁宁在家里可能经历了哪些事情,触动她给父母写这封信?
(2)给老师信中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
(3)假如你是孟欣同学,你会怎样履行约定呢?(至少答4条)
(4)从信中,我们看到宁宁懂得了哪些与人交往的道理?(至少答4条)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材料一:2014年9月10日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的致辞贯穿始终的主题是“改革创新”。他强调,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材料二:2015年1月1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推动万众创新,关键是深化改革,核心是人才建设,重点是创新要实。请问: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我国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我国正在实施的哪一战略?
(3)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4)青少年怎样珍惜学习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材料一:小刚在班里经常给别人起外号,惹得同学们讨厌。大家都不喜欢和他交朋友。
材料二:目前,部分学生中存在学习不爱思考,做作业马马虎虎,怕吃苦,懒惰,缺乏耐心,没有理想、目标。其实每个人都有优点、闪光点,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
材料三:2014年度“最美孝心少年”梁维月,5岁时妈妈不堪家庭的清贫离家出走,从那时起,她就每天扫地、做饭,照顾瘫痪的爸爸和聋哑弟弟。还利用周末到工地上搬砖给爸爸买药。
结合教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小刚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就这一点,你建议他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
(2)材料二中“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名言体现了哪种心理品质?你认为怎样才能拥有这种品质?
(3)材料三中,面对瘫痪的爸爸和聋哑弟弟,梁维月没有妈妈的陪伴,每天扫地做饭,这除了她的孝心之外,还体现了她的什么优良品质?你觉得这种品质对青少年有什么作用?
(4)梁维月在困难面前的表现是怎样的?同时体现了她的一种什么精神?你认为怎样才能培养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