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回答:
(1)“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2分)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4分)
(2)该“最完美的政治设计”是否适合17-18世纪的中国?(2分)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看法。(4分)
(3)英国式的政治设计是“最完美的政治设计”吗?(2分)请举例说明。(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日本、朝鲜来华的遣唐使,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唐代地理学家贾耽说,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宋朝的泉州商人李充,就曾“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为了管理海上贸易,从唐朝开始专门设置了市舶司。到了宋代,市舶司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炎二年(1128年),市舶司的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20%。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500年以后欧洲商队路线图
材料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海外贸易的中心和贸易方式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经济带在地域上有何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利因素。
(30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世界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迅速扩张,何时能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备受关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提出一套推算模式,推估中国可能在2019年成为世界经济龙头。……中国则将在2019年取代美国,执世界经济牛耳。若是中国的实质经济增长降到年均5%,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国将到2022年才能超关夺冠。当然,美国人仍将比中国人富裕得多,因其人均GDP届时是中国人的4倍多。
材料二:不过,鉴古推今未必准确,1980年代中期日本广获看好会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结果却不然。而且,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缩减,以及生产力增长减速,中国经济增长必会趋缓。……马凯硕被认为是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的第一智囊,他表示,西方现在因为中国的崛起而不安,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因此,西方在四处寻找政治同盟,来遏制中国的崛起。在亚洲,你看到西方在努力维持它和日本、韩国的联盟。现在,印度和欧美也经常眉来眼去,西方的思维是:如果有一个强大的印度,它将可以用来平衡中国。
----新加坡学者:中国主导“和谐亚洲”
材料三: 2012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将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贸易保护政策和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不振将直接影响我国出口,从而影响到我国经济运行;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迅速传导至我国,并进一步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针对国际经济的新形势,我国政府洧必要采取应对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英国《经济学人》观点的合理性。(9分)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有哪些?(9分)
(3)面对当今的世界形势,我国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局势。(12分)
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和国家体制往往受到本国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的水平、乃至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2011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新著《中国大趋势》
请回答:
(1)美国是如何解决材料一中所面临的问题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3)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从两次改革的成效中你得到哪些启示?(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后期,社会文化不要求“人人圣贤”,而要“人人世乐”, 功名利禄的渴求不再占生活第一位,都市人一般“兰膏明烛”“二八递代”,即喝酒聚会,谈情说爱;知识分子则收藏,琴棋书画会友,或邀友畅游。社会风尚一变前期的“简质”,取代以“导奢导淫”之风,礼拜金钱之风,商人社会地位相应提高。“好色”,“好货”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可以说是市民文化对封建伦常的全面威胁。明以后,市民文学取代士大夫文学,占主导地位。《水浒传》,《金瓶梅》三言、二拍等杰出作品,都有着明显的市民文化痕迹。
材料二两类人不能听明曲,一类是指点江山、慷慨激昂的人,听了就会融化了那虚无缥缈的“江山”,回归到真实与温馨的“屋檐”;另一类是喜欢经史子集的人,听了就会不爱孔子爱妻子,不敬圣人敬爱人。
材料三汤显祖在当时的中国具有和欧洲人文主义者相似的思想,即用自然的人、人性反对封建的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和男女平等。他们所代表的都是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为市民阶层进一步解放精神枷锁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是“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前提。文艺复兴是使欧洲摆脱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缚,向全世界扩张的一个前奏曲。
材料四 与其说满洲骑士用马刀斩断了文艺复兴的美好前途,不如说是强大的封建势力和恶劣的社会环境致使中国的文艺复兴胎死腹中。
满清入关使思想界断送了儒学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相结合产生新型文化的最后机会。它用铁血摧残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倒退。之后大兴文字狱,理学成了碰不得的理教。空前强化了这种腐朽没落的封建意识和制度,如西方蛮族入侵后的欧洲中世纪一样把中国带入了黑暗。
请回答:
(1)据材料归纳明代市民文化高涨的主要表现,分析原因。
(2) 欧洲人文主义者起而反对封建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解放的背景与中国有何不同?
(3)结合材料分析中国明代市民文化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