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D.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全面发动 |
“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①初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参与国事决策 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明朝时期科举制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
A.考试目的 | B.考试手段 | C.考试内容 | D.考试管理 |
明代大学士叶向高曾说过:“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由此可见明代的阁臣
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 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
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 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
A.解除地方割据 | B.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
C.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 D.改革官制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郡国并行制 | D.行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