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了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而是不久就试图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极力想取消条约中关于公使驻京、内江通商、内地游历等条款,而公使驻京是皇帝特别要打掉的“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也就是说,皇帝下旨,只要外国公使答应不常驻北京,中国关税也不收了,鸦片贸易也可以放开。
——袁南生《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
材料二 1860年与英法媾和的惨痛教训,促使恭亲王对洋人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在此以前,他也是激烈反洋的,主张对外夷索求作坚决抵制并处死巴夏礼(Harry Parkes);而在媾和以后,他形成了对夷务的新概念。他逐渐尊重甚至崇拜英国的力量,认定中国别无选择,只有去学会如何与西方共处。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就在一战正酣的时候,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中国政府遂趁机开始声称为了“不为接济乱党之用”停止支付俄国赔款:“兹俄国内乱有难平定,其正式政府尤未知何日始能成立,拟将前项赔款自本月份起,仍行停止交付,以期慎重。”……1918年7月到1919年7月,苏俄发出过三次声明,表示放弃旧俄在华一切特权,包括“停止1901年中国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规定的偿付军费形式向中国索收的款额,包括未来应付款额外过去的欠款。”……直至1920年3月北洋政府才开始认真考虑苏俄放弃庚子赔款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对待《天津条约》的态度及其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废止庚子赔款中对俄赔款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简述你对中国近代外交的认识。(8分)
如图所示,A点坐标为(0,10)cm,C点坐标为(10,0)cm,在正方形OABC区域内有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x轴正向相同,E=N/C.在A点用长L=2cm的细绳悬挂质量为m=0.1kg,电荷量为+q=
C的小球.小球原来静止,剪断细绳,小球将开始运动,当它运动到横坐标为10cm的点时,此点纵坐标为多少?
如图甲所示,A、B是一对平行放置的金属板,中心各有一小孔P、Q,PQ连线垂直金属板,两板间距为d,从P点处连续不断地有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沿PQ方向放出,初速度可忽略,在A、B间某时刻t=0开始加有如图乙所示交变电压,其电压大小为U,周期为T,带电粒子在AB间运动过程中,粒子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
(1)如果只有在每个周期的0~时间内放出的带电粒子才能从小孔Q中射出,则上述物理量之间应满足怎样的关系?
(2)如果各物理量满足第(1)问的关系,求每个周期内从小孔Q中有粒子射出的时间与周期T的比值.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在电容器的A板中间开一小孔。从t=0时刻开始通过这个小孔向电容器中射入 电子,射入的方向垂直于极板,射入的速度为v,单位时间内射入n个电子。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电容器起初是不带电的。设打到B板上的电子都留在B板上,求从t=0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势差不再发生变化?
如图示,在一足够厚的铅屏A的右表面上贴一块放射源p,p释放出的β射线的速度为m/s,在B处放置一平行铅屏的金属网,网与铅屏之间加一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其场强E=3.64×
N/C,A、B相距d=2cm,在金属网的右侧距网S=1cm处平行于网放置一荧光屏M,观察到荧光屏上的β射线,求:荧光屏上观察到β射线的范围?(
=9.1×
kg)
平行的两个金属板M、N相距d,两板上有两个正对的小孔A和B,A、B连线与板面垂直,在两个金属板上加有如图所示的交流电压u,交流电的周期为T,在t=0时刻,N板的电势比M板高。一个带正电的微粒,质量为m,电荷量为 q,经电压为U(U<
)的加速电场加速后,从A孔垂直于M板射入两板间。
(1)对于加速电压U,存在着一个值,当U>
时,带电微粒能够沿一个方向运动,一直到从B孔射出,求Uc的大小。
(2)加速电压U是多大时,带电微粒不会从B孔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