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苏联结束30年的论战、隔离、对抗,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但两国最高领导人见面,究竟施行什么礼节,引起世人关注。原来,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领导人见面,总会互相拥抱、甚至亲吻对方的脸颊。结果现在中苏两国领导人的见面礼节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握手”。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B.美苏争霸导致苏联即将解体
C.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中苏关系还待进一步改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惠州2008届摸底)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了应对强敌,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采取出卖国家方式求得和平 B.开展洋务运动实现富国强兵
C.通过改革政治制度以图自强 D.通过外交努力来“以夷制夷”

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应招统筹全局折》 D.《海国图志》

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

A.“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C.“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敌之命,……实未敢信。”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两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