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
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
1884年《点石斋画报》创办,上至朝政大事,下到市井百态,包括各国风俗、火车轮船及声、光、化、电等近代科学知识均有报导。多为一事一画,上文下图。“故士大夫可读也,下则贩夫牧竖,亦可助科头跣足(意:无拘无束)之倾谈;男子可观也……螓首蛾眉(指女子),自必添妆罢针余之雅谑。”该刊物()
①注重读者群体的广泛性②反映了西学东渐浪潮
③呈现形式通俗、平易④在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那个主义。……史学便是史料学。”他强调的是()
A.以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历史 |
B.要依照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来选择史料 |
C.史学理论的建构离不开史料 |
D.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 |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上述材料最能表明()
A.德国本质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特色国家 |
B.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 |
C.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 |
D.帝国宪法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 |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
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 |
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 |
D.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 |
读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构成(%)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小家庭式样趋于单一化 |
B.大家庭逐渐消失 |
C.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
D.家庭观念日益淡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