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菁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种现象是指

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 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
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钱穆《国史大纲 》中谈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说:“… … 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 … … 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A.军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废分封、立郡县”决策,其主要目的在于

A.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B.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 D.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需要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疆域图。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②③①④ B.④③①②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列强在华投资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其中表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 )

时间(年)
1840—1895
1895—1911
1911—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国家

英国
日本
美国


数量(万元)
8026
33955
69627
11969
262096
47918
所占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A.英国、美国、美国B.美国、日本、美国
C.英国、日本、美国D.美国、英国、日本

根据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个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释才正确( )
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 ,毫无根据。
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
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
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