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由于产能过剩,缺乏资金和自主品牌支撑,缺乏系统的政策设计,最突出的是没有凸显对国内市场需求开发的影响,我国众多光伏企业不得不重复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抢订单、压成本、打贸易战的竞争方式,光伏产业也从几年前的如日中天、利润丰厚沦落到如今的跌落谷底、全行业亏损的境地,我国整个光伏产业正在遭遇寒冬。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在光伏产业跌入低谷的这个冬天,利好政策带来了阵阵暖意,带来了企业在迷茫中走出困境的希望。
(1)结合材料一应用经济生活中企业与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简析我国其它产业如何避免出现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寒冬的现象?
(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政府应该如何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帮助我国光伏产业走出寒冬?
材料一:广东省GDP由2002年的13502亿元增加到2007年突破3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5%,占全国GDP的比重由1/9提高到1/8,折合美元将超过台湾地区。这是广东在1998年GDP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香港之后,又朝着赶超“亚洲四小龙”迈出了坚实一步。
材料二: 2007年12月25日 至26日,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讲话中表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他就此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克服自满情绪,增强忧患意识。第二,克服狭隘视野,树立世界眼光。第三,克服“以物为本”,坚持以人为本。
请根据《生活与哲学》的相关哲理,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为什么广东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忧患意识?
2009年4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针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对中国的外部需求的急剧减少,中国要把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全面扩大国内需求上,努力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刺激消费,着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使中国经济向更加均衡的发展方式转变。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要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格局的原因。
“和谐世界”是中国领导人在新形势下对国际关系理想状态的高度概括,各国和谐相处是和谐世界最基本、最核心的内涵,是和平共处概念的新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中国领导人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依据。
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 、"成长期"到"成熟期"、"失败期"的生命周期,被答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失败,企业需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图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存在着开辟"第二曲线"的问题。当前,中央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仍然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GDP增长率,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中央政府需要有效制约地方政府的行为。
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中央政府能够约束地方政府的政治学依据
胡主席在访问非洲时代表中国政府郑重承诺:中方将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各项援非举措,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继续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加强中非务实合作。
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表示,“中国总是在坦桑尼亚和非洲最需要的时刻给予支持和帮助,不附带任何条件,坦桑尼亚和非洲感谢这样的支持和帮助”。
英国路透社评论说,在严峻的经济危机时代,中国保证对非洲的援助和投资,展示了其“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外交政策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家形象”。(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