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圆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①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图;
②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③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④实验时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     ,理由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小华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原长有关;
猜想三: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升高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华和同学们进行实验。下表是他们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
材料
原长/m
温度升高/℃
线膨胀的伸长量/mm
1

1
10
0.19
2

2
10
0.38
3


30
0.57
4

2
10
0.46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实验序号,可得结论:当原长和温度的升高相同时,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与材料有关。
(2)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利用实验序号1与3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在表格中填上所缺的数据。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不变,进而寻找出另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法。
(5)同学们的科学探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①分析论证;②猜想与假设;③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④提出问题;⑤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合理排列的顺序为:

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脸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 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可以用光的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选填“有关” 或“无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小梦在探究声音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伸出相同的长度,用(选填“大小相同的力”或“大小不同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强弱有无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