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Ca(OH)2微溶于水,所以Ca(OH)2是弱电解质;②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比弱电解质导电能力弱;③液态氯化氢不导电,但它是电解质;④碳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所以是弱电解质;⑤SO3溶于水后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⑥Cu能导电,但它不是化合物,所以Cu是非电解质
A.②③ | B.②③⑥ | C.①④⑤⑥ | D.②③⑤ |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8个中子的氧原子的核素符号:![]() |
B.HF的电子式:![]() |
C.K+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D.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
在密闭容器中,将1.0 mol CO与1.0 mol H2O混合加热到800℃,发生下列反应:CO(g)+H2O(g)CO2(g)+H2(g)。一段时间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00℃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25 |
B.42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4,则该反应的△H<0 |
C.800℃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 mol的CO(g),则平衡时CO物质的量分数为33.3% |
D.800℃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 mol的H2O(g),则平衡时CO转化率为66.7% |
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化学实验后,发现高锰酸钾及其分解后的含锰元素的化合物都能和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且含锰化合物的还原产物都是MnCl2。他们将6.32g KMnO4粉末加热一段时间,也不知道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分解,收集到0.112L气体后便停止加热了,冷却后放入足量的浓盐酸再加热,又收集到气体体积是(上述气体体积都折合成标准状况)
A.0. 448L | B.2.240L | C.2.016L | D.无法确定 |
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时。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
Fe(OH)2 |
Cu(OH)2 |
Fe(OH)3 |
Ksp/25℃ |
8.0×10-16 |
2.2×10-20 |
4.0×10-38 |
完全沉淀时的PH值范围 |
≥9.6 |
≥6.4 |
3~4 |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B.该溶液中c(SO42-):{c(Cu2+)+c(Fe2+)+c(Fe3+)}>5:4
C.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值到3~4后过滤,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
D.向该溶液中加少量铁粉即能观察到红色固体析出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0. 1mol·L-1的NaHSO3溶液:c(H+)-c(OH-)=c(SO32-)-2c(H2SO3) |
B.1 L0.1mol·L-1 (NH4)2Fe(SO4)2的溶液: c(SO42-)>c(NH4+)>c(Fe2+)>c(H+)>c(OH-) |
C.浓度均为0. 1mol·L-1的NaHCO3和Na2CO3混合液: c(Na+) >c(CO32-)>c(HCO3-) >c(OH-)>c(H+) |
D.向0.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
c(Na+)>c(SO42-)>c(NH4+)>c(OH-)=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