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多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定浓度的煮沸冷却的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按下图装置实验(实验前瓶中均无氧气)。当测定到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实验中需将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控制在相同且适宜,这些条件是____________变量。
(2)酵母菌能产生CO2的场所是 ,反应产生的CO2还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其颜色变化是 。
(3)检测乙中另外一种产物是应用 溶液,在 条件下,由 色变成 色。
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过程①是 ,此过程既需要 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启动子结合的 酶进行催化。
(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
(4)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 。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而来,则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一般是 的。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 。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下图是某些化学物质影响兴奋传递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Ach属于神经递质,其分泌主要与_____________(细胞器)有关。神经递质由__________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的___________结合,在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
(2)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致病原因是Ach含量显著减少,用烟碱类药品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原理是__________。
(3)若图乙为肌肉细胞的细胞膜,则阿托品作用的结果使肌肉细胞_______ (“短暂收缩”、“持续收缩”、“不收缩”)。
(4)图中属于内环境的结构是_______。其中Na+的流动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___的功能。
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1)黑藻细胞与蓝藻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 。
(2)光合作用过程中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 和 ,在 中将CO2转化为C3,进而形成糖类。
(3)t2—t3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
(4)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 ,C3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 。
(5)据图分析,提出增强光合作用的措施 。
某科学家用被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甲细胞,并利用显微镜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放射性最早出现在细胞器 (填标号)中,该细胞是由 分化而来的,在合成抗体的过程中产生了3H2O,其中的3H来自于氨基酸的 (基团)。
(2)若图为口腔上皮细胞,想观察⑤结构,常用 染色。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示的细胞,发现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它离子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
A.削弱细胞吸收O2的能力 | B.抑制或破坏了细胞膜上K+的载体 |
C.抑制了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 | D.降低细胞中ATP的合成速率 |
(4)若图中细胞发生癌变,癌变后的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这是由于结构①表面的 减少。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如下图示):
(1)实验一和实验二的作用是_____
(2)从实验三的结果C、D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结果C中条带的氮元素是____。
(3)如果实验三的结果为F,则可判断DNA的复制方式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4)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____________等条件。
(5)如果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与结果D相比,结果E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_______,不同的是结果E的________(重、中、轻)带略宽。
(6)若对结果C中的DNA分子先用解旋酶处理,然后再离心,结果为G,请在图中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