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 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B.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C. 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D. 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以纯合的非糯性除草剂敏感玉米(甲)为材料,经过诱变处理获得非糯性除草剂抗性玉米(乙)。控制非糯性(SH)与糯性(sh),除草剂抗性(R)与除草剂敏感(r)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性植株的比例逐代提高 |
B.经过诱变处理诱发的基因突变,不能决定玉米的进化方向 |
C.甲的花粉经诱变处理并培养等,有可能获得可育的糯性除草剂敏感的个体 |
D.若甲和乙(基因型分别SHSHrr、SHSHRr)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1:1 |
如图表示某油料作物种子在黑暗且适宜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的干重变化,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 |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
C.7天后干重减少是因为脂肪等在萌发过程中氧化分解 |
D.10天后,使萌发种子干重(含幼苗)增加的必需条件是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 |
B.小肠绒毛细胞膜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载体蛋白 |
C.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酶 |
D.叶绿体类囊体结构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附着更多的光合色素 |
下表为某学校生物实验兴趣小组所进行的《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实验设计方案,表格中给出了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对下面实验结果的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步骤 |
操作 |
1号试管 |
2号试管 |
3号试管 |
1 |
加2%淀粉液 |
2 mL |
2 mL |
2 mL |
2 |
加稀释唾液 |
2 mL |
2 mL |
2 mL |
3 |
保温5 min |
37 ℃ |
100 ℃ |
0 ℃ |
4 |
滴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5 |
记录结果 |
棕黄色 |
棕黄色 |
棕黄色 |
A.唾液淀粉酶在37 ℃时活性最高
B.温度对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C.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温度
D.保温前酶已催化淀粉水解
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
D.②→③表示染色单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