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伟利用光具座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实验:
(1)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三者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_________,可是在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____(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通过实验他得到了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他按照如图所示: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_____是凸透镜,_____是凹透镜。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__,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__。
小华按图示的步骤进行探究浮力的实验:
①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球,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
②将金属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③将金属球从水中取出并擦干水分,再将它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
由实验可知,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图丙中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的电阻,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小灯泡的 图象如图乙所示。
(1)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应选用 (选填序号)滑动变阻器。
" "
" "
" "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电路补充完整。
(3)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小灯泡 。
(4)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
(5)由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额定功率为 。
(6)由图象可知,实验过程中小灯泡的电阻是逐渐变大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逐渐变小的,则小灯泡电阻的变化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量△ 。
2021年初夏,我市部分山区在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种植的大樱桃喜获丰收。小明想知道大樱桃的密度,他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 后,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2)测量大樱桃的质量时,将最小为 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中后,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 ,使横梁平衡。横梁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大樱桃的质量为 。
(3)用细线拴住大樱桃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丙所示位置,接着将大樱桃提出后,量筒中的水面下降至 刻度线处,则大樱桃的体积为 ,大樱桃的密度为 。
(4)小明所测大樱桃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真实值。
小明用焦距为 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各器材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1)实验前,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此时烛焰的成像特点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的成像特点相同。
(3)实验时,若一只苍蝇落在了凸透镜上,光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 苍蝇的像。
(4)小明将一副远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地方。若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向 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即可重新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