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时针变成了一把利刃,夺走了多少生命,离散了多少亲人,摧毁了多少家园,多少人在情绪的深渊里抽泣、多少人在……美丽的雅安,一时间被笼罩在厚厚的阴霾中。
为了对灾区人们进行有效的心理救援,某心理咨询中心拟制作一个应急手册,邀请你共同完成:
(1)遭遇地震灾害的人们可能会产生哪些不良情绪?
(2)结合教材,联系实际谈谈遇灾后要怎么做才能克服不良情绪?
阅读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一:2014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一年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公车改革、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城乡养老并轨等一批重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改革总体部署全面展开,以破竹之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材料二:2014年12月,周永康因以权谋私、收受巨额贿赂,泄露国家机密等问题被开除党籍依法逮捕,成为首位因腐败而落马的政治局常委级“大老虎”。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发表2015年新年贺词:我们的蓝图是宏伟的,我们的奋斗必将是艰巨的。
(1)材料一表明什么?
(2)周永康从权力之巅到“笼中老虎”表明什么?
(3)我们的宏伟蓝图是什么?结合材料和问题谈谈怎样为实现蓝图而奋斗?
根据材料和漫画,简要回答。
2014年12月11日在曼谷飞往南京的航班上,乘客因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就热水泼空姐、食物扔满地,扬言炸飞机、敲击窗玻璃,致使飞机被迫返航。
(1)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简要评价大闹亚航的游客行为?
(2)对于这起事件,游客应吸取哪些教训?
当今社会,很少有人通过书信与人交流了。但中学生明明却常常通过写信与人交往。下面摘取几封信的片段共赏。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在家里经历的许多事情,让我懂得了‘羊有跪乳之恩’的内涵,我会改掉睡懒觉的习惯,谅解爸爸偶尔的暴躁和妈妈的啰嗦。”
“老师,您辛苦了!您不仅教给了我们丰富的知识,还培育了我们健康的心理:自信、自强······”
“李明同学,你好,别忘了我俩‘净化网络,从我做起’的约定呀!”
父母看信后心里洋溢着幸福;老师看信后,增添了几份欣慰;同学看信后,感受到了责任。是的,文明交往是一束光、一朵花,它温暖了家庭,扮靓了社会。
(1)明明在家里可能经历了哪些事情,触动他给父母写这封信?(答出三点)
(2)给老师信中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还有可能是什么?(答出三点)
(3)假如你是明明的同学,你会怎样履行约定呢?(答出四点)
(4)从信中,我们看到明明懂得了哪些与人交往的道理?(至少答三条)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报道,某职业学校16岁学生林某,自从结识社会上几个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变得无心学习,迷恋网络游戏,经常逃学旷课、夜不归宿。经学校多次教育,林某仍不思悔改,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从学校毕业后,因盗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后来因伙同他人持刀绑架一名小学生致其重伤,并向其家长勒索人民币上万元,林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1)材料中林某持刀绑架小学生致其重伤并向其家长勒索上万元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2)我们青少年应从林某从违纪到犯罪的变化过程中得到什么启示?
(3)林某走上犯罪道路不是偶然的,与他沾染的不良行为有关。请你思考一下,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一般有哪些?(不少于四点)
材料一:明明喜欢收集漫画,看了下边的这一幅漫画《雾里喊话》,他想自己生活中应该做点什么,尽一份责任。
材料二:明明喜欢看新闻节目,他摘录了几则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新闻:新闻一:十八以来,公安部等多部门部署各地重拳打击污染环境犯罪活动,侦破了一批污染环境重大案件。新闻二:2013年发明了袋式除尘和高压静电除尘,现在又成功实现介电电泳技术除尘。介电电泳PM2.5处理技术,有望破局“十面霾伏”。新闻三:政府通过听证会,听取意见,相继制定了阶梯电价、阶梯水价和阶梯天然气价。
材料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舒适的人居环境······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哪些策略?
(3)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对自己的行为 应有怎样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