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题。A点的地方时是()
A.15点 | B.21点 | C.3点 | D.9点 |
该日的日期最接近()
A.3月21日 | B.6月22日 |
C.9月23日 | D.12月22日 |
B点的昼长时间是()
A.12小时 | B.18小时 |
C.10小时 | D.16小时 |
下表是世界上某地的气候要素统计表。读表,完成题。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平均气温(℃) |
3.9 |
5.5 |
7.3 |
15.1 |
17.1 |
22.9 |
25.7 |
22.6 |
19.6 |
14.8 |
9.6 |
4.9 |
降水量(㎜) |
184 |
117 |
116 |
87 |
79 |
34 |
25 |
68 |
94 |
132 |
177 |
203 |
关于该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终年温和湿润 | B.夏季炎热少雨 |
C.冬季严寒多雨 | D.无明显干湿季变化 |
影响该地气候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 |
C.地形的起伏变化 | D.人类对下垫面的改造 |
该地属于()
A.温带海洋系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图是l3世纪和现代亚热带北界分布示意图,从中可推测()
A.l3世纪比现代暖 |
B.l3世纪比现代冷 |
C.l3世纪的南京位于温带地区 |
D.13世纪的郑州位于亚热带地区 |
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题。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寒带 | B.北半球温带 |
C.南半球寒带 | D.南半球温带 |
该山地的雪线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登山破坏 | B.高山草甸扩张 |
C.全球气候变化 | D.山地不断隆起 |
南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二大水土流失区。下图方框中Ⅰ、Ⅱ、Ⅲ、Ⅳ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①耕地紧张②乱砍滥伐③植被破坏④地形起伏大
A.④①③② | B.②①④③ | C.③②①④ | D.①③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