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是 ;设计实验是 。(填序号)
(2)小明设计实验的变量是 ,对照组是 。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
(4)小明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
“知了、知了……”,这是仲夏时节经常可以听到的声音。“蝉鸣林愈静”,在平常的日子里,知了那柔和的鸣叫声会使人的心情格外平和。但今天不同,烈日当头,天气异常炎热,知了发出的鸣叫声也异常密集而响亮,令人心烦。是不是天气越热,鸣叫的知了越多呢?
(1)上述问题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得到较为可靠的实验结果,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A.观察一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是否鸣叫 |
B.统计多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
C.观察一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是否鸣叫 |
D.统计多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
(3)若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折线如下图所示,则根据该折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4)根据本题的情境,还可以提出包含一组变量的问题是: ?
如图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1﹣6为蚕豆种子).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_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时的实验组是编号为__________的种子.
(3)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每组__________,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4)今年四月下旬开始,我国南方出现特大暴雨,一些播种了的大片大片的旱地一夜之间被洪水淹没了,该实验装置中,编号为__________的种子所处的条件与此相当.
(5)种子萌发除必须的外界条件外,自身还需满足__________且不在休眠期的条件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瓶子编号 |
种子的数量(个) |
种子所处的环境 (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 |
A |
3 |
少量水,20℃ |
B |
3 |
无水,20℃ |
C |
3 |
少量水,-10℃ |
D |
3 |
能将种子淹没的水,20℃ |
(1)用A号瓶与B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__________两瓶做对照实验。
(3)A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D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让种子处在与上表哪个瓶子相同的环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
(6)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种子自身的 (结构名称),如上述几组种子均未萌发,则可能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点)
鲫鱼能在光线很弱的水中游泳,但不会和水中的石块或其他物体碰撞。其原因是什么?
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作出的假设是 。
(3)制订并实施计划: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
小明采集了一些蚯蚓,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瓶中饲养,在放蚯蚓之前,甲瓶装有湿土,乙瓶装有干燥细土,丙瓶空着,结果发现:
(1) 瓶中的蚯蚓死去了,原因是 。
(2) 瓶中的蚯蚓生活的最好,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