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实施“大旅游、大产业、大提升”的战略,突出“做景、连景、造景、出景”,使温州成为“文化为魂、海洋为魄、山水为形、时尚为媒、都市为依、夜色为魅”的时尚之都、水韵之城、风情之港。
材料二:下图为温州主要景点分布图。
(1)简析温州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2)为了提高温州旅游竞争力,请你出谋划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图1为“晋陕内蒙古区侵蚀类型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2009年2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开工。引黄入晋工程是跨流域的世界级大型引水工程,北干线引水工程是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2“引黄入晋工程线路示意图”。比较图1中I类侵蚀区与Ⅱ类侵蚀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差异;并说出Ⅲ类侵蚀区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名称。
简要说明图1所示地区主要存在的土地退化问题及其对华北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引黄入晋工程南干线已于5年前建成,据图2分析南干线调水的有利条件,并分析北干线在N处向南弯曲的原因。
材料三内蒙古地区正在建设的神华“煤制油”直接液化项目,年消化原煤1500万吨,产成品油500万吨。今后15年内,该项目计划投资2000亿,预计达到年产3000万吨油品的能力,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比直接卖原煤可提高20倍。此外,在安徽、黑龙江、河南,甚至新疆,大小不等的“煤变油”项目都在“蠢蠢欲动”。图3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有人认为“煤变油”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以建设。但也有人认为“煤变油”项目负面影响太大,不应该建设。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下列是我国西南某城市图,因为附近发现了大型黄铜矿(CuFeS2),计划建一冶炼厂及水电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水电站建在A 、B 两处中的处更合理,理由是。
水电站建成后,对本区农业的有利影响是。
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建水电站还需要解决问题。
铜矿附近建冶炼厂的有利因素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表现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区域内A、B、C三座城市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三座城市都有纺织、装备制造和文化等产业。各城市主要产业的年产值见表1。
注:为了方便计算,表中产业结构情况及数据作了简化处理。
判断不同产业在不同城市的集中程度,可以通过计算区位商来确定。某城市的某个产业区位商越大,表示该产业越集中于该城市,理论上,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该产业应尽量向该城市集聚,以实现合理分布,形成产业集群
某城市的某个产业j的区位商计算公式为
式中,Qi为城市i不同产业的年产值;∑i为城市i全部产业的年总产值;∑j为城市群内j产业的年总产值; ∑ij为城市群全部产业的年总产值。
(1)已知A城的纺织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区位商分别为1.03、1.07和1.39,B城的纺织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区位商的分别为0.71、1.29和0.83.据表1计算C城三大产业的区位商,利用计算结果确定上述三大产业在理论上应分别向哪座城市集聚?
(2)如果该城市群为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其以北的洞庭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实施了退耕还湖等措施,面积又开始扩大,请说明其生态意义。近年来,沿湖芦苇种植有所增加,请分析这将对洞庭湖产生什么影响?
(3)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和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内,在接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区位优势明显,试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承接珠江三角洲玩具制造业和长江三角洲飞机制造业的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