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_____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分钟.
(2)凝固点为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了(选填“高”或“低”).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晓雯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 |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 ,应改为;
(2)步骤C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
晓雯学习了浮力知识后进一步思考: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对液体一定有向下的压力,那么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1)晓雯利用烧杯、水、天平、金属圆柱体、细线和测力计,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在烧杯中盛适量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6g;
②用测力计测出圆住体的重力G=0.54N;
③如图所示,将圆住体部分没入水中,记下侧力计的示数F,则圆柱体所受水的浮力为 ;保持圆柱体浸入水中的部分不变,向天平的右盘加上适量的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记下天平的读数m2,则圆 柱体对水的压力为 。
(2) 下表为晓雯记录的实脸数据:(表中h2>h1 )
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 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写出一条即可)
晓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①在表中空格内填写相应内容。
②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透镜。
某负温度系数(NTC)的温敏电阻R,其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现用该电阻测量环境的温度,实验电路如图甲。
(1)根据图甲,将图乙连接完整,且使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2)该温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_________________。
(3)当温敏电阻在某环境中放置足够长时间后,电压表读数为2V,电流表读数为0.5mA,此时温敏电阻的阻值
Ω,该环境温度是℃。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1)实验时,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它的示数是N;
(3)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压力F/N |
3 |
4 |
5 |
6 |
7 |
摩擦力f/N |
0.6 |
0.8 |
1.0 |
1.2 |
1.4 |
①此实验中采用了物理学中常用的 ________________法来探究。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