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________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 _.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__ .
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______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眼睛的成像原理进行探究,凸透镜的焦距f=10cm.
(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上.
(2)图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眼睛的________________.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____移动,光屏上才可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3)若进一步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应更换一个焦距________________(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进行对比实验分析.
(4)实验完毕,小明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他应将光具座上的凸透镜换成________________,光屏换成.
大雪过后,会造成交通困难,特别是危及人身安全,可能造成局部交通瘫痪和大面积事故。有人提出使用融雪剂融化道路上的积雪,常用融雪剂主要成份是盐。
(1)小明根据加盐的冰容易熔化,分析加盐的水应该________________(难/易)凝固,由此提出问题:盐水结冰需要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并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结冰需要的时间与水的多少有关;
猜想二:结冰需要的时间与盐的多少有关;
猜想三:结冰需要的时间与水的温度有关.
(2)他找来了盐、水、烧杯、温度计、天平、________________,利用家用冰箱进行了探究活动.为了能验证猜想二,他应该控制相同的水温和相同量的________________(水/盐),配制成两杯浓度不同的盐水,同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10min观察盐水的________________,直到得出结论为止.
(3)小明想进一步测出盐水的凝固点,应该选用图中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温度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常用的融雪剂存在危害农田、绿化带,缩短道路寿命,污染环境的缺点,开发廉价无害高效的环保融雪剂是当务之急。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时,有些发声体的振动明显,很容易被观察,但更多的发声体振动微弱,不易被观察,例如发声的音叉.这时我们就想办法把微小的振动放大,把不易观察的现象变得易于观察.这种方法叫转化法.在小明的实验中,发声的音叉将塑料泡沫小球弹起,如图所示.那么,在这个实验中起到转化作用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开始塑料泡沫小球弹起的幅度较小,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明应该________________ .小明还想用这些器材研究音调与发生体振动快慢的关系,于是他想先快速敲音叉,然后慢慢敲,分别听音叉发出的声音.他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改变音叉的音调.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高度固定的.(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
(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棉线上出现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