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 ;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据是 。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
。
【进行实验】
(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 ,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通入 ,有白色浑浊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应用】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其中的可燃物是________,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热,使可燃物达到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电石在保存和运输时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鉴定实验室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试剂,某同学开展如下实验,步骤1:先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溶液的pH为2;步骤2: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无明显变化;步骤3: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步骤1中错误的操作是;根据以上实验可以推断该试剂为溶液。
为了验证鸡蛋壳的成分里含有碳酸盐,小红和小娟进行了如下探究
⑴实验装置如图
⑵实验方案见下表,请你帮助她将表中内容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
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结论、解释 |
向装有鸡蛋壳的A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 |
试管A里有大量气泡产生 试管B中的溶液变浑浊 |
①试剂X是________(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中选择); 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B试管中溶液是________。 |
(10肇庆市22).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要用上图仪器组装成制气装置:用KMnO4加热分解制O2应选(填字母);用废铁屑与稀盐酸反应制取H2,应选(填字母)。
(2)若用F装置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b处的现象为;要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CO2,仪器②中应装的试剂名称为, c处尾气的处理方法是。
(3)若用右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H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
(4)检验F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
(10盐城17.)(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有小写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a▲b▲。
②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就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用D装置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必须先▲,后▲。
③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选用图中和(填字母序号)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
(2)为鉴别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钠溶液,将其任意编号,进行两两混合,其部分实验现象见下表:
实验 |
A+D |
A+B |
B+C |
现象 |
产生气体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①写出有关的化学式:C▲,D▲;
②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王要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 做了下述实验。
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①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浓硫酸⑤盐酸溶液⑥烧碱溶液⑦蒸馏水。
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右图所示。
小王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2)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广口瓶中分别放入长势、大小均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和等体积的水,瓶口滴管内装有NaOH浓溶液,再将不同体积的纯净二氧化碳气体充入三个瓶中,充入气体的成分分别是:甲瓶:2000毫升空气;乙瓶:1600毫升空气、400毫升CO2;丙瓶:1400毫升空气、600毫升CO2,三套装置都如右图所示。
(3)将三套装置放在同一地点,太阳光照等量时间后,挤压滴管,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观察进入三个瓶中水的体积。(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变化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和药品是(仪器名称用仪器下的大写字母表示,内装的药品写序号),将所选仪器按要求连接,各接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用仪器接口上的小写字母表示)。
(2)为小王的实验原理正确吗?理由是,
(3)对小王设计的实验略加改变,理论上还可根据变化,来判定CO2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