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大跃进”;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变的趋势 |
|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
|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
|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
下表为1854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 |
非赢利志愿协会公司(10项) |
公立学校(15项) |
社会改革(监狱改革收容所改革等) |
反对蓄奴制 |
商业公司(49项) |
||||
| 共和党 |
71% |
68% |
66% |
82% |
77% |
||||
| 民主党 |
37% |
47% |
41% |
10% |
39%
|
右图为《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影响19世纪晚期日本教育普及率迅速提高的因素有
①日本明治政府推动文明开化政策
②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得巨额赔款
③日本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
④日本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他所说的德国是
| A.极端恐怖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 | B.具有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主义的大帝国![]() |
| 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国家 | D.君主政体下有军国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 |
下表反映的是1 860年至1900年四个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
时间国别 |
1860年 |
1900年 |
| 中国 |
17.9% |
6.2% |
| 英国 |
19.9% |
18.5% |
| 美国 |
7.2% |
23.6% |
| 日本 |
2.6% |
2.4% |
下列对表格信息进行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洋务运动的成效不如日本明治维新
②英国开始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
③明治维新前日本制造业的基础比较薄弱
④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
| A.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正确的理解是
|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
|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