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学习卡片,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看图学史
“望风而起”喻指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呼应,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1)简述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及伟大历史功绩。
方式二:咏诗学史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方式三:赏乐学史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3)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无尽的宝藏,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
(4)除了上述四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一百年来,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斗争的过程中,终于迎来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1)写出19世纪列强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以及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史实各两例。
(2)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你的感悟。
歌曲中感悟历史
歌词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歌词二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阵阵风帆。
——《春天的故事》
(1)歌词一中所提到的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人分别是谁?他们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2)
(3)歌词二中“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最典型的是哪座城市?
(4)青少年应承担起怎样的历史使命?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一位同学为表达盼望祖国统一而绘制的图画,标题为“回来吧,就缺你了!”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材料三: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12月15日正式实施。历经近30年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通邮、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构想由此基本实现。
——新闻报导(2008年12月)
(1)材料一图片中的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什么?图片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愿望?
(2)材料二邓小平的话,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已经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4)你认为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6分】平凡的历史人物创造着不平凡的伟业,读懂历史人物,促进你成长。
(1) 认真阅读表格,依据要求完成表格。
人 物 |
主要 事 迹 |
人民赞誉 |
A |
他组织全队职工把钻机化整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3天3夜把井架树立在荒原上。 |
王铁人 |
B |
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的主要负责人,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两弹元勋 |
焦裕禄 |
作为兰考县的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 |
C |
(2)从以上人物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精神?
【15分】实现现代化是中国振兴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1950—1956年,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两项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农业生产?
②结合下面两幅图片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在农村工作中有什么失误?
材料二:
(2) 材料二 图一小岗村曾获得中国改革第一村的美誉,请你说出获得此赞誉的原因(2分)
(3) 深圳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当时,与深圳一起获得特殊地位的城市还有哪些?(3分)
(4) 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重点是什么?改革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