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中。
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②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
 
③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空气中。
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视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按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①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                                                
③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                                                           
(3)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来治炼金属锰。
①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后的H2O2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 10分)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C(s) 2CO(g) ΔH>0,起始通入2molCO,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填“不变”“增大”“减小”)及平衡如何变化(填“正移”“逆移”“不移动”):
(1)增加C,平衡________,c(CO)________。
(2)减小密闭容器的体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______,c(CO2)___ _____。
(3)通入N2,保持密闭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c(CO2)________。
(4)保持密闭容器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__________________,c(CO)________
(5)恒压通入N2,CO2的百分含量
(6)恒压再通入2molCO,CO2的百分含量

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界的新型燃料,在未来可能替代汽油、液化气、煤气等并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工业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
①CO(g)+2H2(g)CH3OH(g) △H1=-90.7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 +H2O(g) △H2=-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 △H3=-41.2kJ·mol-1
(1)若要增大反应①中H2的转化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A.加入某物质作催化剂 B.加入一定量CO
C.反应温度降低 D.增大容器体积

(2)在某温度下,若反应①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1 mol/L,c(H2)=2 mol/L,5 min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则5 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4 mol/L,c(H2)=a mol/L;达到平衡后,c(CH3OH)=2 mol/L,
a=mol/L。
(3)催化反应室中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H =

(9分)(1)在100℃时,PH=7呈性。
(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氯化铝溶液呈酸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写电离方程式NaHCO3
(5)(2分)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在容积为1.0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ΔH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100 ℃时,体系中各物 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 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_______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________。

(2)100 ℃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 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 s又达到平衡。
①T________100 ℃(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三个容器①、②、③进行如下的反应:3A(g)+B(g)2C(g)△H<0

(1)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充入3mol A和 1mol B,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百分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容器编号)
(2)若维持温度不变,起始时②中投入3mol A、1mol B; ③中投入3mol A、1mol B和2mol C,则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B的转化率②③(填<、>或=)
(3)若维持②③容器内温度和压强相等,起始时在②中投入3molA和1molB,在③中投入amol A和bmol B及cmol C,欲使达平衡时两容器内C的百分含量相等,则两容器中起始投料量必须满足(用含a、b、c的关系式表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