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苯甲酸乙酯的沸点为213℃(在此温度以下水、乙醇和环己烷以7.0%、17.0%、76.0%的比例成为蒸汽逸出)。请回答上述实验室制备苯甲酸乙酯的有关问题:

(1)①在三颈烧瓶中加入苯甲酸、浓硫酸、过量的乙醇、沸石;②再向该烧瓶中加入环己烷,装上分水器的回流冷却管。实验中使用分水器的目的是(从化学平衡原理分析)_______________。
(2)缓慢加热回流,至分水器下层液体不再增多,停止加热,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分水器中液体的三种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3)将圆底烧瓶中的残液倒入盛有冷水的烧瓶中,用_____________溶液中和至弱碱性分液,分出粗产品;水层用乙醚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醚层与粗产品合并;用纯水洗有机层两次,将醚层与水尽量分净,醚层从上口倒入一个干燥的锥形瓶。
(4)加入适量豆粒大小的无水氯化钙干燥剂,摇动锥形瓶,至醚层澄清透明;醚层过滤入一个干燥的圆底烧瓶;进行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先蒸出__________后蒸出苯甲酸乙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SO2,有人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和气体中有C2H4和SO2。(乙烯的制取装置略)

①Ⅰ、Ⅱ、Ⅲ、Ⅳ装置可盛入的试剂是Ⅰ__________、Ⅱ__________、Ⅲ__________、Ⅳ____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H2SO4 D.KMnO4酸性溶液
② 乙醇制取乙烯的反应装置此处略去,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 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中可以用乙烯来制备1,2-二溴乙烷。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写出用乙烯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②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棕红色出现
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HNO3,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HNO3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杂质。为测定某纯碱样品的纯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样品溶解后,加试剂使CO32沉淀,测定沉淀的质量。
【方案二】用稀酸将CO32转化为CO2,测定CO2的质量。
(1)方案一的操作步骤有:①称量样品W1 g并溶解样品;②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过滤;④洗涤;⑤干燥;⑥称量沉淀W2 g并进行恒重操作,最后称量沉淀W3 g。
称量时所需定量实验仪器为__________。判断是否达到恒重的标准是___________。根据方案一的数据,算出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2)方案二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在干燥管内装满碱石灰,称量质量为W1 g;③称量W2 g样品装入广口瓶B中;④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⑤关闭止水夹,缓慢加入稀H2SO4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⑥打开止水夹;⑦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再称量干燥管,质量为W3 g。
根据方案二的数据,算出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上图中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装置A和实验操作④⑦,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有同学认为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干燥管导致测量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改进措施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氨气应使用法。
(3)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下列 做干燥剂。

A.浓硫酸 B.碱石灰 C.NaOH固体 D.P2O5固体

(4)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
喷的操作是。该实验的原理是
(5)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举例说明引发喷泉法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手持技术探究强碱和不同的酸中和反应的过程如下:
(1)实验步骤:
① 分别配制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HC1、CH3 COOH、H3PO4溶液备用。配制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容量瓶、玻璃棒、细口瓶、
② 在锥形瓶中加入10mL0.1 mol·L-1的HC1,在25.00mL(填“酸式”、“碱式”)滴定管中加入0.1 mol·L-1的NaOH,连接数据采集器和pH传感器。
③ 向锥形瓶中滴入NaOH,接近估算的NaOH用量附近时,减慢滴加速度,等读数稳定后,再滴下一滴NaOH。
④存储计算机绘制的pH变化图。用0.1 mol·L-1的CH3 COOH、H3 PO4溶液代替HC1重复上述②~④的操作。
(2)结果分析:20℃时NaOH分别滴定HC1、CH3 COOH、H3 PO4的pH变化曲线如下。

根据上述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20℃时,三种酸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②滴定开始后醋酸曲线变化比盐酸快的原因是
③醋酸恰好中和时pH≈8的原因是
④某同学认为前述的步骤中,NaOH滴定磷酸不可行其原因是         

分子筛是一种具有立方晶格的硅铝酸盐化合物。分子筛具有均匀的微孔结构,它的孔穴直径大小均匀,这些孔穴能把比其直径小的分子吸附到孔腔的内部,并对极性分子和不饱和分子具有优先吸附能力,因而能把极性程度不同,饱和程度不同,分子大小不同及沸点不同的分子分离开来,即具有“筛分”分子的作用,故称分子筛。由于分子筛具有吸附能力高,热稳定性强等其它吸附剂所没有的优点,使得分子筛获得广泛的应用。某种型号的分子筛的工业生产流程可简单表示如下:

在加NH3• H2O调节pH的过程中,若pH控制不当会有Al(OH)3生成,假设生产流程中铝元素和硅元素均没有损耗,钠原子的利用率为10℅。
(1)分子筛的孔道直径为称为4A型分子筛,当Na+被Ca2+取代时就制得5A型分子筛,当Na+被K+取代时就制得3A型分子筛。要高效分离正丁烷(分子直径为4.65)和异丁烷(分子直径为5.6)应该选用型分子筛。
(2)Al2(SO4)3溶液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3)该生产流程中所得滤液里含有的离子除H+、OH-外,主要为
(4)加NH3·H2O调节pH后,加热到900C并趁热过滤的原因可能是
(5)该生产流程中所得分子筛的化学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