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每空2分)当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会看到鼠妇,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对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他将10只鼠妇放入实验装置的中央,静止5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次A区和B区鼠妇的数目并记录如下:
|
2min |
3min |
4min |
5min |
5min |
7min |
8min |
9min |
10min |
A区 |
4 |
3 |
2 |
0 |
1 |
0 |
1 |
2 |
0 |
B区 |
6 |
7 |
8 |
10 |
9 |
10 |
9 |
8 |
10 |
(1)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实验
(2)小明在装置中设置A区和B区的目的是为了 实验中的变量是
(3)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一只的原因是
(4)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5)影响鼠妇等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外,还有
①温度 ②空气 ③水 ④生物因素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
(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实验结论】
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分析应用】
(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中。
(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
(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pH=7)、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2)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3)持续光照8小时后,瓶内液体pH最接近7的生态瓶是。(填字母标号)
(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标号)
(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鱼、螺狮、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
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
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该实验的变量是。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实验中学的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取4个相同的小烧杯,烧杯底部各铺有6张滤纸。②取大豆种子40粒,平均分装到各个小烧杯的滤纸上。③向四个小烧杯内分别加入适量的水,水以不浸没种子为宜。
④取四个大小相同的敞口玻璃瓶,编号(ABCD),将四个小烧杯分装到4个玻璃瓶中
编号 |
处理方法 |
现象 |
A |
不做处理 |
种子萌发 |
B |
用黑布罩住玻璃瓶 |
种子萌发 |
C |
封闭瓶口,用气管将瓶内的气体抽掉 |
种子不萌发 |
D |
封闭瓶口,用气管将瓶内的气体抽掉,再用黑布罩住玻璃瓶 |
种子不萌发 |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只考虑实验A和B,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在4个实验中,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有
(3)如果只考虑实验C和D,某同学得出了与(1)题相同的结论,你认为是否科学?
,理由是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实验设计:
请据图分析回答:
(1)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分析,甲、乙是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2)请比较甲、乙装置中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产生该结果的原因是。
(3)以上实验最好重复多次,目的是。
(4)实验时,如果乙装置用黑布罩住,与之前没有用黑布罩住的相比较,蜡烛燃烧时间将(选填“延长”、“不变”或“缩短”),原因是。
(5)根据以上的实验探究,写一条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