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朗基努斯在著作里《论崇高》里说:“天生之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
| A.提倡自由平等,反对宗教神学 |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
| C.提倡个人奋斗,主张建立私有制 | D.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这里的三个历史节奏不包括( )
| A.中共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探索 |
| B.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 C.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 |
| D.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中共“十四大”后,“下海闯市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下列与中共“十四大”内容直接对应的是()
|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为经济特区 |
小明在探究性课题“中国特色的改革”学习中搜集到一些图片资料。
根据上述这些图片资料,他得出这样一些结论,正确的是( )
①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 ②由试点到全国推广
③从农村到城市 ④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有人用图来说明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原因。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
| A.甲午战争以后 |
| B.解放战争时期 |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
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中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图片说明,从左往右:①1863年的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②张謇 民国初年著名实业家
③1932年日军炸毁的商务印书馆④1956年上海工商界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
| 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 D.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