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浓、稀HNO3分别与Cu反应 |
比较浓、稀HNO3的氧化性强弱 |
B |
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
C |
测定等浓度的HCl、HNO3两溶液的pH |
比较Cl、N的非金属性强弱 |
D |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已知g由Na2CO3、NaHCO3和Na2CO3·10H2O组成的混合物,将其全部溶于水后形成溶液,测得溶液中含有1 mol Na+,然后将溶液加热蒸干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是( )
A.106 g |
B.53 g |
C.26.5 g |
D.![]() |
下列物质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A.干燥的氯气 |
B.潮湿的氯气 |
C.干燥的次氯酸钙 |
D.氯化钙 |
甲、乙、丙、丁各是Na2CO3、AgNO3、HCl、BaCl2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白色沉淀;甲+丙→白色沉淀;乙+丙→白色沉淀;丙+丁→白色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 )
A.Na2CO3、HCl、AgNO3、BaCl2 |
B.BaCl2、Na2CO3、HCl、AgNO3 |
C.AgNO3、HCl、BaCl2、Na2CO3 |
D.BaCl2、Na2CO3、AgNO3、HCl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摩尔是一种新物理量 |
B.1 mol Na变成1 mol 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
C.18 g H2O所含的H原子数与16 g CH4所含的H原子数相同 |
D.1 mol H2SO4的质量等于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
已知g的H2S分子含有
个原子,则
g的NH3分子中所含的分子数为(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