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
(1)为了探究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在烧瓶内安装一根电阻丝,并插入一支温度计,通过比较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变化,来判断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这种研究方法叫 .若他想让烧瓶内液体在短时间内温度变化更明显,应选用 (选填“煤油”或“水”).
(2)小明先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后,闭合开关,通电30s再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得到温度的升高量填入表中;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流大小,重复上述操作,获得第二组数据(见表).
| 实验次数 |
电流/A |
通电时间/s |
电阻/Ω |
温度升高量/℃ |
| 1 |
0.3 |
30 |
10 |
1.5 |
| 2 |
0.6 |
30 |
10 |
6.0 |
由此得出:同一导体,在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越大,其产生的热量 .
(3)若要探究电热器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同时选择乙图中 (选填“A”或“B”)烧瓶与甲图中的烧瓶 (选填“串联”或“并联”).
小明同学在河里拾到一块小石头,他想知道这块石头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石头的密度,于是他设计以下的实验方案。
(1)实验器材:小石头、细线、溢水杯、水、小烧杯、量筒、天平。
(2)实验步骤:
| A.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
| B.用细线拴住小石头,把小石头浸没在溢水杯中,同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
| C.用量筒测量的体积V; |
| D.计算小石头受到的浮力,F浮=。 |
小明完成该实验后从溢水杯中取出小石头直接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质量,求出了小石头的密度。你认为小刚这样做,测得的石头密度值与实际密度值相比偏(填“大”或“小”)。
小王为了研究“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问题,设计了如图所示 的实验,大哥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此实验(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大烧杯中装满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的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溢出水的变化。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你作出的猜想是。
(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与。
(3)如图所示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既能减小误差又方便合理的实验顺序是;通过图中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
(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选填代号即可)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2)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相同。
(3)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N。若物体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实际操作时,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因而测力计的读数不一定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法,确保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你的做法是 。
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如图所示。
(1)对比图甲乙丙可知: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压强。
(2)对比图丙和图丁,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等,由此可知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ρ液ρ盐水。
(3)在图丁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水(未溢出),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将(选填“变大”“不变”“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