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
—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           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              ,试管乙中模拟的是             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       ,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        。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      。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棒眼与圆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B、b控制)。现有两果蝇杂交,所得F1表现型及数量(只)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黑身圆眼
黑身棒眼
灰身圆眼
灰身棒眼
雄蝇
23
26
50
70
雌蝇
0
50
26
156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两对基因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表中数据能为之提供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
(2)据表中信息可推知,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F1的灰身棒眼雌果蝇基因型有_____种;Fl中黑身棒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让X射线处理过的棒眼雄果蝇与圆眼雌果蝇杂交,总能在某些杂交组合的F1中发现圆眼雌果蝇,该圆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或父本X染色体缺失了显性基因B。已知不含基因B和b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为探究Fl中出现圆眼雌果蝇的原因,请写出你的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新品种,这一过程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图中甲~丙分别表示棉花、小麦、玉米等植物的人工进化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棉花纤维颜色和棉酚含量出现新类型,是因为60Co导致相应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__;60Co处理后产生棕色、低酚等新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2)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从图甲诱变l代中选择表现型为______和______的植株作为亲本,利用______育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
(3)图乙中,真菌的抗虫基因能整合到小麦DNA上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与图甲中的诱变育种方法相比,该技术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
(4)图丙中方法A处理后所得植株为____倍体;方法B处理可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图可知,人工进化与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实质都是____________。

图中a为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从染色体的角度分析,该生物能产生_____种类型的配子。
(2)A细胞含有___个四分体,染色体的①与②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异类型),二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3)B表示________细胞,它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B细胞由A细胞分裂而来,二者的染色体与DNA数量比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某一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dXE,那么该卵原细胞是否发生了交叉互换?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某一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为C细胞,第一极体分裂正常,D~H细胞中不可能是该卵原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的是________。

三百年前,人类发现绵羊和小山羊感染朊病毒会患“瘙痒症”,其病理特征是脑组织空泡化呈海绵状,蛋白质形态异常。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朊病毒的致病机理如图所示,其中⑥表示一种朊病毒,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①的形成过程需要以________为模板,①能准确获取其模板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依赖于________。
(2)分析图甲可知,②③的结合物作为________识别⑤并与之结合,从而中断④的合成,由此推测,⑤最可能为________。
(3)图甲所示过程需tRNA作为运载工具,因tRNA有特殊的结构一端有_______的部位,另一端有____可与①上碱基发生互补配对。因此,直接决定④中氨基酸种类的是____________。
(4)由图乙可知,该种朊病毒的作用机理是干扰了基因表达的________过程,从而使④变为⑦。与④相比,⑦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引起瘙痒症患羊蛋白质形态异常的原因之一。

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CO2浓度对大豆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3个40W的白色灯管做光源,通过简单遮光(如外罩透光良好的红色黄色塑料薄膜让其中两个分别只发出红色光和黄色光),设置不同CO2浓度,培养试管苗.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苗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若培养过程中大豆幼苗的呼吸速率稳定,由图可知,当CO2浓度为_______、____光培养时,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相等。
(2)图示表明,相同CO2浓度条件下,用不同颜色的光培养时,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不同,若忽略光强大小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可知,大棚种植大豆时,应选用____色塑料薄膜搭建顶棚。
(3)据图可知,黄光培养时,大豆幼苗与外界CO2的交换情况表现为________;大豆幼苗吸收的CO2在叶绿体的________处被还原为葡萄糖,该过程所需来源于________。
(4)欲探究黄光培养时大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请完善以下实验思路:
①分别取等量黄光和________培养条件下的试管苗叶片;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两种滤纸条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二者叶绿素含量有无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