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I、KCl、Na2CO3、Na2SO4、CaCl2、Cu(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检验所含的物质,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许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往此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过滤,往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发现沉淀没有全部溶解且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
④往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新制的氯水,再加入少许汽油,振荡,静置,上层液体呈紫红色。
(1)试判断: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 ,
一定没有 ,
可能含有 。
(2)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如何进行实验以进一步检验。
。
(3)实验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主要实验操作名称叫 。
(1)在试管里放入一小块铜片,注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给试管加热,使之反应。若铜片还有剩余硫酸是否消耗完毕?
①结论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100毫升18 mol/L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A.小于0·9 mol B.等于0·9 mol C.在0·9 mol与1.8 mol之间 D.大于1·8 mol
③50g的胆矾加热到100℃失去部分结晶水后,质量变为35.6g,则失去水后的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是
A.CuSO4·H2O B.CuSO4·2H2O C.CuSO4·3H2O D.CuSO4
(2)足量的锌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SO2和H222.4L(标准状况)。
①简述能产生H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变化中体现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反应方程式是:
③反应共消耗金属锌的质量为_________g。
④以上数据能否计算出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_(填“能”或“不能”)
甲、乙、丙、丁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甲+乙丙+丁
(1)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甲和乙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且乙为水。 若甲为固体,甲和乙反应生成的丙和丁是二种弱碱。则甲的化学式是。
(2)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乙为水。
① 若甲和丙是同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且组成甲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 若丙和丁都可在一定条件下还原CuO,甲+乙丙+丁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 若甲是由N和O元素组成的气态红棕色物质。将3.36 g Fe加到一定量丙稀溶
液中,收集到1.12 L气体丁(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Ⅰ.已知:R-CH=CH-O-R′(烯醚)R-CH2CHO + R′OH
A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176,分子中碳氢原子数目比为3∶4 ;其中C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被银氨溶液氧化成D,同时生成光亮的银镜(银镜反应)。与A相关的反应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结构简式为 。
(2) 写出B→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 属于芳香醛;② 苯环上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Ⅱ.由E转化为对甲基苯乙炔()的一条路线如下:
已知-CHO可以在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氢气还原为-CH2OH
|
序号 |
所加试剂及反应条件 |
反应类型 |
② |
浓![]() |
|
③ |
Br2的CCl4溶液 |
|
④ |
工业上可由有机化工原料A或E制得橡胶M,它是理想的电线电缆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二聚指两个相同的分子聚合为一个分子的过程,三聚、四聚同理)
完成下列填空:
A的名称是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写出将E三聚成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4)以下是由A制备工程塑料PB的原料之一1,4-丁二醇(BDO)的合成路线:
|
|
写出上述由A制备BDO过程中反应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制造导弹的雷达罩和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的主要材料是透明聚酯玻璃钢,制备它的一种配方中含有下列四种物质:
(甲) (乙) (丙) (丁)
填写下列空白:
(1)甲中不含氧原子的官能团是______;甲分子_____(填“有”或“无”)顺反异构现象;下列试剂能与甲反应而褪色的是(填标号)。
a. Br2/CCl4溶液 b. 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2)写出乙与足量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
利用上述信息,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特征颜色,且丁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丁的结构简式为 。